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台式电脑价格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最風光的時候,他讓馬云和王健林靠邊站,他是南京首富,開邁凱輪、穿阿瑪尼、開八億英鎊的私人飛機,掌控1300億商業(yè)帝國,跟中關村掰手腕只需要憑一己之力 最風光的時候,他讓馬云和王健林靠邊站,他是南京首富,開邁凱輪、穿阿瑪尼、開八億英鎊的私人飛機,掌控1300億商業(yè)帝國,跟中關村掰手腕只需要憑一己之力。 為了迎接這位英國王室成員,中國商界派出了當時兩位最富名望的代表——時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然而,在這場精心安排的政商會面中,兩位中國“首富”卻被另一位企業(yè)家搶了風頭。 這位威廉王子點名要見的人,就是三胞系的掌控人袁亞非——不久之前,他剛剛一次性拿出4.5億英鎊成為“女王的試衣間”福來德百貨的新主人,在國際上聲名鵲起。 袁亞非正享受這他人生的風光時刻,那時的他,抽煙只抽哈瓦那雪茄,會客一定要穿精心挑選的阿瑪尼西裝,出門開的是邁凱輪,旅行要坐私人飛機……坐擁總資產超千億的超級商業(yè)帝國,這位從電腦城小販起家的南京商人,在此之后的三年里,又轟轟烈烈地豪擲了二百億發(fā)起了十幾起億元級別的跨國收購。 最輝煌的時候,他以470億的身價在胡潤百富榜上排名39,全球有十二萬名員工任他差遣,旗下三胞系的資本足跡遍布IT、地產、金融、零售的各個角落…… 在他的“三胞夢”里,2020年,三胞會實現(xiàn)5000億總資產規(guī)模,有5000億年銷售額,培養(yǎng)出50個億萬富豪、500個千萬富豪、5000個數(shù)百萬級富豪…… 如今,在“三胞夢”的平行時間線年。在這個時間點,袁亞非身負數(shù)百億債務,三胞集團提前鎖定交易類退市,4萬股東踩中5年造假480億的驚天巨雷。 1987年,袁亞非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到南京市雨花臺區(qū)審計局,端上了不少人夢寐以求的“鐵飯碗”?;鶎庸ぷ鞲傻貌诲e,又寫得一篇好文章,很快他就被點名調到區(qū)里當上了秘書。 然而,這個看似前途無量的年輕干部很快就遭遇了職場挫折——老領導調動離開沒帶上他,新領導又不肯重用他,郁郁寡歡之時,1992年南方講話刮起的改革春風,拂過了袁亞非的命運。 在躊躇不得志的那段時間,連著幾個星期,每月拿著200多元死工資的袁亞非,常常跑去看賣咸水鴨的攤販,這些在水西門倒騰鴨子的“萬元戶”,一度成為袁亞非最羨慕的人。 初在商海闖蕩,袁亞非賣服裝失敗,賣大米失敗,賣咸水鴨還是失敗,一連數(shù)次碰壁后,他在一家飯館吃飯時遇到了發(fā)小姚昀,聞聽了販賣電腦配件的門路,袁亞非的商業(yè)之路從此迎來轉機。 他在南京珠江路租下一個鋪位,掛上了“三胞”的牌子販賣電腦配件,這個鋪位又小又偏還挨著廁所,沒辦法,他的那點錢只能租下這個年租金只要一萬多的攤子。 沒錢進貨,袁亞非以“隨時做好了跑路準備”的覺悟壓上了十倍的杠桿,他用五千塊做擔保,賒來五萬的貨。 店鋪偏遠,他便在報紙上200元一條的豆腐塊廣告位買廣告,在廣告法尚不健全的時代,三胞刊登的豆腐塊赫然寫著“南京最低價”。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他還真把生意做了起來,五萬的貨很快銷售一空,袁亞非拿著五萬塊賒來五十萬,兩個星期后,五十萬又變成了五百萬。 后面的幾年,隨著供需關系的轉變,電腦配件的利潤被攤薄,袁亞非沒有像許多同行一樣為了維護住利潤以次充好忽悠顧客,而是以一種結合了沃爾瑪(W)、戴爾(D)和麥當勞(M)的全新商業(yè)模式,為三胞開辟了新的增長曲線, 這種被袁亞非稱為“王大媽”(WDM)的模式,概括來說就是,學沃爾瑪?shù)囊?guī)模采購臺式電腦價格,學戴爾的定制直銷,學麥當勞的標準化服務,用這樣的方法袁亞非讓三胞從電腦城模式超脫出來,2007年,三胞集團擁有70家門店,年銷售額超過70億元。 “我從來沒摸過鍵盤,我根本就不會電腦,我3年就做成了南京賣電腦的老大!”不懂電腦,不會寫代碼也能當“電腦大王“,早早看到電腦城模式終將式微的袁亞非,對自己的經商直覺和策略頗為得意。 袁亞非的判斷沒有錯,電腦城很快顯示出落后于時代的疲態(tài),在更透明、更便捷的電商平臺沖擊下,三胞賴以為生的電腦配件生意也江河日下,在這個需要決定企業(yè)未來走向的關鍵節(jié)點,“不懂電腦”成為袁亞非最致命的弱點——三胞沒有選擇擁抱電商時代的到來,而是固守線下,企圖以多元化的辦法負隅頑抗。 早在90年代,三胞做服裝、賣女鞋、搞地產,造汽車,玩證券。這一系列嘗試吸引來了宏圖高科董事長兼總裁劉曉峰,三胞集團與宏圖高科合作創(chuàng)辦宏圖三胞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主攻電腦連鎖店。 到了2004年,身為國有企業(yè)的宏圖集團陷入資金運轉困難,三胞集團得意借機殺入資本市場——宏圖集團以遠低于市場的價格將全部國有法人股轉讓給三胞,袁亞非成為上市企業(yè)的實控人。 早年間五千換五百萬的手法被袁亞非重新想起,很快他以舉債換手股份購買的方法,直至將公司92%的股票質押,在保住利潤數(shù)據(jù)的同時拿到了大筆資金。 他反復質押股權吃下南京新百,之后從李嘉誠手中接盤位于“中華第一商圈”的南京國際金融中心,袁亞非的野心越來越大,在醫(yī)療、零售、百貨、3C等幾乎是所有領域馬不停蹄地大撒幣。 此后,跟隨者中國企業(yè)出海的浪潮,袁亞非帶著三胞系遠征海外,從英美到中東,2014-2017年短短三年,三胞用令人咋舌的價格,買下了一個又一個國際知名企業(yè)。 依靠快速置換得到的大筆現(xiàn)金和寬松政策提供的廉價,彼時的袁亞非還是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他似乎買得下他想要的東西臺式電腦價格。他成為江蘇第一個買邁的人,他先后買下三架私人飛機,總價值超過八億英鎊。 然而,那些瘋狂的資產消費,卻未能為三胞帶來明朗的未來,隨著出海窗口的收緊和去杠桿化的大勢,靠這瘋狂換手四面出擊的三胞系和袁亞非,終究成為了那個裸泳的人。 “生意做大了,是不用錢的。有信用,就有錢。”袁亞非曾經給他的美國合作伙伴上了這么一課。但是很快,袁亞非就發(fā)現(xiàn),做大的生意也可能一夜崩潰。 2018年7月,一條“千億跨國民企還不上5000萬,資管計劃到期后無法兌付”新聞被曝出,隨后三胞舉債600億元的消息不脛而走。袁亞非手下的兩支上市股票,宏圖高科和南京新百,當年累計跌幅分別為62%和77%,信用沒了,錢也沒了。 出海的投資動作也未能雪中送炭,4.5億英鎊買來的福來德,袁亞非只收回1億,24億元接手的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出手時打了不止七折。不得已,袁亞非賣掉了豪車、飛機,然而對于他的百億債務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 “我們的管理能力尤其我的個人認知水平卻沒有及時跟上企業(yè)的發(fā)展,我們被成績沖昏了頭腦,盲目多元化擴張……” 2021年,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持80億接濟,后又有早年投資的大健康、醫(yī)療板塊在疫情中爭了口氣,然而緊接著證監(jiān)會的一紙禁令再次讓三胞系和袁亞非跌入谷底。 2021年12月30日,公司及控股股東三胞集團同日收到證監(jiān)會《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guī)均被立案。 “ST宏圖連續(xù)多年虛構交易、虛增收入和利潤,并虛減負債。其中,2020-2021年虛減負債金額合計近195億元。” 近日,證監(jiān)會繼續(xù)公布令人震驚的調查結果,ST宏圖在2017年至2021年財務報表虛減負債金額分別為90.63億元、98.20億元、98.01億元、97.48億元、97.48億元,公司通過虛構購銷業(yè)務,在2017和2018年虛增利潤總額逾8億元——五年來,袁亞非組織、領導和策劃財務造假超480億元。 三胞系退出歷史舞臺已成定局,袁亞非的“金陵一夢”終于到了夢醒時分,沉迷于高杠桿的資本運作,罔顧市場規(guī)律的頭腦發(fā)熱,帶走了一代南京人的“數(shù)碼記憶”。 如果時間重歸1992年,那個大氣地將“僑胞、臺胞和港澳同胞”作為公司名字的年輕人,是否還會相信自己能在“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于途中”的商業(yè)世界中一路前行,時至今日,袁亞非會不會重新羨慕起水西門邊的咸水鴨攤販,三十年來始終能在南京城,倚樓聽風雨,淡看江湖路。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jù)上市公司根據(jù)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yè)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