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笔记本电脑品牌电脑安装学习通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每年11月,都是浙江麗水北山村的“農忙”時節 每年11月,都是浙江麗水北山村的“農忙”時節。不過,村民們要收的不是水稻,而是訂單;穿梭在村里的也不是收割機,而是物流貨車。 北山村地處浙中南偏遠山區,沒有奇山秀景,也沒有豐饒物產。互聯網的通達,讓曾經的空心村發展出300多家網店,“網羅”住500多位村民,去年的銷售額達1.5億元電腦安裝學習通。互聯網的神奇,讓這個并不起眼的小村開創了農村電商中的“北山模式”。 他說:“曾經,北山人最大的夢想就是離開北山,因為這里人窮地少。他們有些到城里務工,更多的人在城市街頭叫賣家鄉的傳統小吃——縉云燒餅。互聯網的到來,以他們意想不到的方式,改變了這一切。” 11年前,四處做小生意的呂振鴻從朋友口中得知“電子商務”這4個字。也是在那年1月,我國第一個專門指導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頒布。從沒接觸過電腦的呂振鴻,自此開始了他的電商之路。 呂振鴻憑著自己對戶外運動的愛好,在自家客廳開起了北山村最早的兩家網店“平價淘淘”、“這里風好大”,專門銷售戶外用品。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識到巨變即將來臨。村民們紛紛議論他游手好閑,義烏的店主聽到他是電商也不進貨給他。就在呂振鴻快要絕望的時候,網店的生意卻一天天變好筆記本電腦品牌筆記本電腦品牌。2006年,北山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3311元,而呂振鴻一個月的利潤就有3000元。 呂振鴻開網店賺錢的消息立刻在村里傳開了。鄉里鄉親開始找呂振鴻,從零開始學電腦、練打字、開網店。 2008年,呂振鴻帶著積攢的十幾萬元,直接在外地找到了生產廠家,開創了自己的運動品牌“北山狼”,在傳統的農耕土地上經營起全新的產業——戶外用品。 “北山狼”采取“自主品牌+生產外包+網上分銷”模式,村民們不需押金就能直接拿貨,他們的產品八成來自“北山狼”。這種幾乎零成本的分銷模式,讓村民開網店的門檻和風險大大降低。 就這樣,一根根網線打破空間界限筆記本電腦品牌,一件件產品通過網絡賣到全國,原本出門在外的村民,紛紛回家創業,還吸引了很多外來的客服人員。 “外人看我們只是點點鼠標,但做成生意并不是那么簡單筆記本電腦品牌。”35歲的村民呂周洋經營了4個網店,他的工作時間從早晨8時一直持續到次日凌晨1時。“不光是苦干,還得巧干。” 原來,北山村的電商都加入了北山村電子商務協會,呂周洋已經做出一定規模,同時也是壺鎮電子商務協會的會員。這些協會,成了農民電商交流、互助的平臺。 呂周洋說:“我們的產品基本相同,所以大家會商量每個網店推一個主打產品,形成比較優勢,很少出現惡性競爭。” 北山村的任何一家網店,從顧客下單到打印訂單,再到包裝貨品,整個過程平均只需3分鐘。這條已經成熟的流水線,讓村民實現在家門口賺錢的愿望。2015年,2000多人的北山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已近1.6萬元。 電商不斷發展,農村也在蛻變。而變化的動力,則直接來自村民不斷增長的需求:道路狹窄,物流配送效率低下;農房空間狹小,倉儲空間不足,;網速不快筆記本電腦品牌,電力不能完全保證,創業資金不足等等…… 北山村村委會主任呂周雄介紹:“雖然基礎設施一直在完善,但還是趕不上電商的蓬勃發展。就是因為村里實在找不出空間用來做倉庫,呂振鴻的“北山狼”搬到了鎮里的電商集聚區內。‘北山狼’一走,大家觸動很大電腦安裝學習通。” 去年11月開始,壺鎮鎮投資700余萬元,用時一個半月,攻堅完成了數十處村容村貌提升。如今,北山村迎賓大道電腦安裝學習通、休閑公園、景觀墻、綠化帶、村廣場全新亮相;經過整治后的北山溪,也呈現“水清景美魚歡”的情景。 “觸網”整整10年的北山村,正準備著一個巨大的改變。縉云縣經信局(商務局)電子商務科科長祝勇圣說:“今年9月電腦安裝學習通,縉云出臺了《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每年的扶持資金從800萬元增加到2000萬元,這一新政,就給北山村授信了1000萬元以上電子商務信貸資金。同時,縣里在北山村規劃了30畝電商園區,選址、規劃及紅線圖都已完成。” “我們要把‘北山狼’再引回來,同時讓其他‘北山狼’強壯起來,讓新的‘北山狼’成長起來。”呂周雄說。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