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云电脑免费版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核芯顯卡從年初炒到年末,相信很多朋友應該了解這是一個什么產品了,核顯其實就是過去我們常說的集成顯卡,既無獨立物理內容的顯示芯片,只是過去這種顯示芯片一般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卻集成在處理器內部! 明卻提出“核芯顯卡”名詞的廠商是英特爾,所以我們默認核芯顯卡筆記本,都是采用英特爾第二代酷睿i處理器(SandyBridge架構)處理器產品 核芯顯卡從年初炒到年末,相信很多朋友應該了解這是一個什么產品了,核顯其實就是過去我們常說的集成顯卡,既無獨立物理內容的顯示芯片,只是過去這種顯示芯片一般集成在主板上,而現在卻集成在處理器內部! 明卻提出“核芯顯卡”名詞的廠商是英特爾,所以我們默認核芯顯卡筆記本,都是采用英特爾第二代酷睿i處理器(SandyBridge架構)處理器產品。 2011年初,英特爾發布的SandyBridge架構處理器內部集成的一個GPU圖形處理單元,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集成顯卡,既沒有獨立顯存的圖形處理單元。一代酷睿i處理器內部也集成了一顆類似的顯卡,我們稱之為高清顯卡。不過一代(Westmere架構)酷睿i集成的高清顯卡采用的是45納米制程,并且和CPU是各自獨立運作,內部通信沒有真正打開,因此性能方面略有欠缺,當然較之過去集成在主板上的集顯有所提升,可是還是不能和入門的獨立顯卡相比擬。因此在去年,除了真正為了便攜而生的產品外,幾乎所有的筆記本都配備了獨立顯卡。 而到了SandyBridge架構之后,Intel將32nm核芯顯卡和32nm處理器采用完全融合的方式封裝在一起,這種整合設計大大縮減了處理核心、圖形核心、內存及內存間的數據周轉時間,有效提升處理效能并大幅降低芯片組整體功耗,有助于縮小了核心組件的尺寸,同時也為筆記本、一體機等產品的設計提供了更強的性能、更豐富的多媒體能力以及更寬廣的設計空間。 SandyBridge架構的產品,又被稱之為入門獨顯殺手。我們寫文章常常會將標題取名為“與入門獨顯說再見”、“擺脫獨顯束縛”這樣的聳動標語,以吸引網友點擊。雖然有“標題黨”的嫌疑,不過HD Graphic 3000核芯顯卡的性能,確實是對過去集成顯卡的一個顛覆,或則說是“”也不為過。不過可能革的是入門獨顯的命。 不管現在的核芯顯卡在3D游戲性能上,是否真正的超越了入門獨立顯卡,但至少在普通的3D游戲表現方面,達到了可以“忍”的標準,入門獨顯在游戲上的表現上也不過如此而已了,既使借助獨立顯存的優勢,運行游戲畫面可能會比核芯顯卡高一疇,但這個差異也是微乎其微,并沒有質的區別。而我們日常應用率更高的諸如高清播放、視頻壓縮、編解碼,以及和我們使用體驗息息相關的功耗控制等等方面,核芯顯卡均大跨度領先入門獨顯。 剛剛我們已經說到了,核芯顯卡產品其實就是我們以前所說的集顯筆記本。假設獨顯本的功耗是CPU+GPU(集顯)+GPU(獨顯),那么核顯本的功耗是CPU+GPU(集顯),兩者之間的區別是少了一個發熱量大戶“獨立顯卡”所產生的功耗。 核顯卡本相比獨顯本天生就有低功耗優勢,而功耗又與熱量掛鉤,低功耗=低熱量,因此不需要廠商們在散熱方面下過多功夫,核顯本既能有出色的散熱表現。如若品牌廠商在產品設計時,持嚴謹、認真、負責的態度,微微在散熱方面多做一點功課,那么核顯本的操作區溫度,將可輕松降到體溫之下。從這點上來看,核芯顯卡有可能終結筆記本表面溫度過高的普遍現像。 影響筆記本續航時間的因素有很多,電池容量、功耗、散熱、電源管理技術等。核顯本雖然功耗有所降低,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電池容量過小,同樣在續航時間上難有建樹。以東芝的L630、L730為例,兩款產品為不同時代的集顯產品,L630使用的是上代的高清集顯,L730使用的是核芯集顯。搭載相同48WH電池,續航差異不足10分鐘,基本可以算作評測誤差,忽略不計。 橫向對比,在集顯堆中,核芯顯卡并無太多優勢,但縱向對比,獨顯與核顯比,結果就比較耐人尋味,差距不是一點點。以華碩A43系列產品為例,相同平臺、相同尺寸,相同電池容量,獨顯與核顯續航對決,A43獨顯續航時間3.3小時,A43E核顯續航時間為5.8小時,相差70%,約2.5小時左右。 不過這組數據并不是非常準確,屬于較為特殊的個例。華碩A43E續航效率的提升,還與華碩出色的電池管理技術息息相關。在此次2.5小時的續航提升中,電池管理技術至少占了大半功勞。事實上,一般情況下,獨顯與集顯續航性能相差在20%~30%左右。低功耗+大容量電池+出色的電源管理技術=長續航(6小時以上才能算長續航產品吧!)。核芯顯卡的低功耗,只是有助于筆記本提升續航時間。但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電池和管理他的優化軟件設置云電腦免費版。 由于目前很多核顯筆記本都是使用獨顯本的模型,廠商們并沒有針對核顯特質重新設計,大部分新品重量相比上代產品并沒有縮減,有些因為電池容量增加,反爾更重一些。遙想當年CULV產品剛剛出世之時,對于筆記本輕薄指數的影響,核芯顯卡顯然有些力不從心。當然,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還是成本問題,更輕更薄,對于技術和做工都有更高的要求。而當前,正是PC廠商們生死存亡之際,考慮更多的還是成本和價格。 從目前市場上出品的核芯顯卡筆記本來看,核芯顯卡產品在續航和散熱方面的優勢較為突出,但是由于CPU本身的功耗沒有降低,CPU的封裝大小、主板規格大小、硬盤等等硬件也沒有較為明顯的技術進步,僅靠去掉獨立顯卡節省的那一點功耗,并不足以支掌筆記本變的更為輕薄。 核芯顯卡本本對于便攜本最突出的貢獻是性能的提升。13寸以下便攜筆記本,很少內置獨立顯卡,對于多媒體以及游戲的支持力度不夠,給人一種性能偏弱的感覺。而核顯產品,則不會有過樣的困繞,將便攜與性能真正的完美平衡。此外,對于14寸或是更大尺寸的筆記本而言,核芯還能夠有效的降低筆記本操作區域溫度,為用戶提供更為舒適的操作、輸入體驗。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