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笔记本电脑处理器(笔记本电脑处理器性能排行榜2022)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目前的筆記本電腦市場,有一類新型態機型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那就是搭載標準電壓處理器的輕薄本。它們的便攜能力不輸低壓輕薄本,性能卻十分強悍。其擁有穩定的性能釋放,在輕
目前的筆記本電腦市場,有一類新型態機型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那就是搭載標準電壓處理器的輕薄本。 它們的便攜能力不輸低壓輕薄本,性能卻十分強悍。其擁有穩定的性能釋放,在輕松搞定圖像編輯、文檔處理等日常辦公需求的同時,還能輕松應對以往輕薄本很難實現的諸如建模、視頻渲染等高強度工作。當然,在輕薄本身上的這些改變都離不開CPU架構與制程工藝的升級迭代。 作為電腦上的兩大平臺Intel和AMD,這對歡喜冤家一直是值得津津樂道的話題。高性能輕薄本這個新的市場形成也當然離不開二者的性能博弈。 這其中,12代酷睿堪稱近幾年變化非常大的一代——移動平臺酷睿H處理器擁有Intel 7制程工藝,而新的Golden Cove CPU異構混合架構,讓單核性能和多核性能都實現了飛躍,同時能效也達到了新的水平。尤其是混合架構,Intel突破了處理器多核心多線程負載與功耗之間的瓶頸,通過硬件線程調度器以及底層AI技術,智能調配任務、分配功耗,達到能效的最大化。這種在性能、能效上的魚與熊掌兼得,對于輕薄本來說,也是極大的利好。 而AMD這邊卻升級不大,在移動平臺,雖然新的銳龍6000H和上代銳龍5000相比并無明顯進步,但它的制程工藝從7nm升級到6nm,CPU核心從Zen 3升級到了Zen 3+。 那么在輕薄本平臺,Intel和AMD的功力到底如何,今天就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聯想小新Pro 16 2022身上,看看兩家處理器在輕薄本上的實際表現。 之所以選擇小新Pro 16 2022作為測試平臺,是因為該系列產品同時推出了酷睿版和銳龍版。本次送測的型號它們分別搭載英特爾12代酷睿i7-12700H標壓處理器和AMD銳龍7 6800H處理器,兩者默認功耗設計均為45瓦。可以說這兩款CPU,分別代表了Intel和AMD在高性能輕薄本上的優秀配置。除此之外,兩款機型的外形設計、屏幕、存儲、電池、散熱方面都保持了一致。 處理器對比測試開始前先來介紹下兩款機型處理器的各自參數。 這臺聯想小新Pro 16 2022酷睿版的高配型號搭載了酷睿i7-12700H處理器,基于intel7工藝,共包含6個Golden Cove性能核,以及6個Gracemont能效核,共計20線程,二級緩存容量11.5MB、三級緩存容量24MB,性能核最高睿頻為4.7GHz,基礎功耗45W。 另一臺聯想小新Pro 2022銳龍版搭載的則是銳龍7 6800H處理器,基于TSMC N6工藝,內核架構為Zen 3+,規格為8核心16線程,二級緩存容量4MB、三級緩存容量16MB,最高睿頻4.7GHz,基礎功耗45W。 以上是CPU-Z所識別的兩款處理器參數信息。在核心/線程數量上,采用混合架構的酷睿i7-12700H明顯優于銳龍7 6800H,同時二級緩存、三級緩存的容量也要比后者大得多。 基準性能測試首先看一下CPU-Z自帶的基準測試。酷睿i7-12700H單線程分數為756.6、多線程分數為7654.2;銳龍7 6800H單線程分數為619.6、多線程分數為5967.2。 相同模具下,酷睿i7-12700H單線程領先幅度約22%,多線程領先幅度則高達28%。 測試Cinema 4D渲染性能的Cinebench R20,酷睿i7-12700H單線程分數為697pts、多線程分數為6135pts;銳龍7 6800H單線程分數為593pts、多線程分數為5065pts。 相同模具下,酷睿i7-12700H單線程領先幅度約17%,多線程領先幅度為21%。憑借著性能核的IPC提升以及額外的能效核加持, 其性能優勢十分明顯,優于銳龍7 6800H。 Cinebench R23,酷睿i7-12700H單線程分數為1808pts、多線程分數為15860pts;銳龍7 6800H單線程分數為1511pts、多線程分數為13082pts。 在此測試環節,酷睿i7-12700H單線程領先幅度約19%,多線程領先幅度為21%。 V-Ray是由專業的渲染器開發公司CHAOSGROUP開發的渲染軟件,是業界非常受歡迎的渲染引擎。本次使用V-Ray 5獨立的benchmark進行測試,酷睿i7-12700H渲染分數為10788vsamples,銳龍7 6800H渲染分數為9297vsamples。 相同模具下,酷睿i7-12700H領先銳龍7 6800H約16%。 白蘿卜和蜂蜜都有潤肺止咳作用,可用來治干咳:將白蘿卜洗凈,搗爛取汁,每次毫升,加入適量蜂蜜調均勻,每日次,連服-日 在跨平臺測試軟件Geekbench 5中,酷睿i7-12700H單線程分數為1780、多線程分數為12592,與之對比銳龍7 6800H單線程分數為1525、多線程分數為9210。 酷睿i7-12700H單線程領先幅度約16%,多線程領先幅度高達36%。 3DMark也推出了獨立的CPU Profile項目,用于測試處理器不同線程下的性能,以更好的對應不同類型的游戲負載。在此項測試中,酷睿i7-12700H單線程分數為1005、最大線程分數為7362,銳龍7 6800H單線程分數為900、最大線程分數為6714。酷睿i7-12700H在最大線程的測試中出現極大領先。 酷睿i7-12700H單線程領先約11%,多線程領先約9%。 小結:匯總結果后可以發現,基于聯想小新Pro 16 2022這款模具進行測試,酷睿i7-12700H面對銳龍7 6800H有著非常顯著的性能優勢。 在相同的4.7GHz最高睿頻的前提下,酷睿i7-12700H的單線程領先幅度超過了17%,這顯示出了Alder Lake-H采用的Golden Cove性能核IPC非常優秀,同頻性能要顯著強于Zen 3+架構;而得益于混合架構設計、強大的Gracemont能效核,使酷睿i7-12700H在多線程方面進一步領先銳龍7 6800H,幅度達到了22%。 生產力性能測試PCMark 10 含有一整套全面的測試項,涵蓋現代辦公場所中的各種任務,是被廣泛認可的計算機綜合性能測試軟件,除了處理器以外,內存、顯卡、固態硬盤性能也會影響分數。 在此項目中,酷睿i7-12700H得分為14124,銳龍7 6800H得分為12213。相同模具下,酷睿i7-12700H可以領先約15%。 Procyon辦公室生產力測試同樣會調用微軟Office套件,具體包含Word、Excel、PowerPoint和Outlook。 在該項目中,酷睿i7-12700H得分為7215,銳龍7 6800H得分為5931。相同模具下,酷睿i7-12700H領先幅度達到了21%。 Procyon照片編輯基準測試調用Adobe Photoshop和Adobe Lightroom Classic,進行圖像修飾和批處理。 酷睿i7-12700H得分為7908,銳龍7 6800H得分為7081。相同模具下,酷睿i7-12700H領先約11%。 面包與餅干不宜一起存放。面包含水分較多,餅干一般則是干而脆,兩者如果存放在一起,就會使面包變硬,餅干也會因受潮失去酥脆感。 CrossMark是一款生產力測試工具,包含生產率、創造性、反應能力三個維度,能夠較好的反應出PC的綜合性能。 在CrossMark中,酷睿i7-12700H總體分數為1821、生產率分數為1687、創造性分數為2078、反應能力分數為1539;與之對比銳龍7 6800H總體分數為1476、生產率分數為1443、創造性分數為1618、反應能力分數為1201,酷睿i7-12700H全面領先。 總結:i7-12700H碾壓式獲勝伴隨著英特爾12代酷睿H處理器的性能飆升,高性能輕薄本已經陸續登陸市場,一個新的市場正在行成。英特爾的這記重錘已經有所斬獲,面向高性能筆記本的12代酷睿處理器Alder Lake-H已經穩坐性能王座,這一點毋庸置疑。而通過今天的性能實測,稱酷睿i7-12700H為高性能輕薄本上的超級強悍的處理器也并不為過。 反觀AMD今年的筆記本處理器產品著力的是CPU效率小改,以及核顯更進一步的堆料,但IPC沒有提升讓移動版銳龍6000在性能上看起來沒有什么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搭載i7-12700H處理器的酷睿版小新Pro 16 2022在價格上要比銳龍版高大約700元(高12.5%左右),但在性能上卻要遠超這個數字,所以就性價比而言,毫無疑問,搭載酷睿i7-12700H處理器的機型更值得選擇。 本文所有測試軟件均為真實測試、實際使用,不代表任何品牌方立場。 毛巾變硬:毛巾變硬后,找一個無油的干凈鍋,放清水燒開,然后向鍋里加食用鹽,再放毛巾煮十分鐘左右后,就能變軟了。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