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在新消费的职业风口上升级打怪是什么体验?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新的消費行為正在崛起,而它帶來的全新購買力讓“本土”的變成“國際”的、讓“國貨回潮”變成“國牌浪潮”。 這股中國經濟的內生發展動力,正在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改寫著中國制造、中國社會商品流通,同時也在潛移默化間影響著大眾的生活、學習和就業。 新消費是什么?新人群、新渠道、新供需 “新消費”這個高頻詞究竟是什么意思?“新”代表著:新人群、新渠道、新供需。三者共同影響下產生的消費行為,即可稱為新消費。 什么是新人群? 爺爺奶奶“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爸爸媽媽“花錢時貨要比三家”;而Z世代該出手時就出手,出完手后再剁手。消費主體成長背景的變化造成了主流消費行為變化:當家作主的80、90后,個性十足的95后、00后成為下一代“金主”,大眾消費也從單純地追求實用,轉向更愿意為賞心悅目、好玩有趣、身份認同等精神享受與自我表達等因素興趣消費。 什么是新渠道? 抖音/快手/小紅書/淘寶直播/B站……各種社交新平臺席卷大眾的消費生活,瀏覽趣味內容的同時,不知不覺便被商品種草,輕點屏幕,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在線“血拼”。管不住手的同時,各大品牌也“名利雙收”,這種“重社交”、“內容種草向”的新商品流通渠道正是新消費的基礎之一。 什么是新供需方式? 互聯網時代,通過社群、用戶數據等渠道,生產廠商比以前更直觀清楚地了解大眾的需求跟喜好,買買買不再是單向的商品購買和使用,大眾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互動種草,甚至可以參與設計,對廠商提出定制化外觀、功能、服務等需求,花錢不但能夠花到“對的”地方,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越來越多新品牌的誕生。 傳統零售互聯大廠紛紛入主引燃新消費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同比增長8.0%;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受疫情影響有所回落,但伴隨著經濟回暖、新消費主義崛起,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904億元,同比增長2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斷攀升、居民消費不斷升級 新消費品牌正不斷涌現,并已然成為拉動內需的一大崛起力量:今年天貓“618”活動中,459個“新消費品牌”沖上了其所在細分行業銷售榜冠軍,僅用一年時間里高質量增長了27.5%;同時據阿里研究院《2021中國消費品牌報告》顯示,品類創新對市場規模擴大的總體貢獻度達到44.8%,較2020年大幅度增長了15.2%。 后疫情時代,伴隨著國內國際雙循環模式建立以及一系列國家政策的支持,內需將進一步擴大,新消費的發展勢頭必然更加猛烈。新消費正在改寫中國社會商品零售的格局,它似乎有一種增長魔力,讓社會零售相關企業為之癲狂。 商品零售企業熱愛“新消費”,因它帶來市場拐點 “新消費”崛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螺螄粉成了網紅后,手里的方便面忽然就不香了;抗糖代餐流行后,便很久不碰蛋白粉了;調味茶流行后,速溶咖啡就喝得少了。 “新消費”帶來的新人群、新渠道和新供需,這一市場拐點的出現,使得商品零售企業重新回到了起跑線上,一個“彎道超車”樹立中國品牌的機遇已然來臨。 據億邦動力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1中國新消費品牌發展洞察報告》顯示,2020年融資過億的新消費品牌超過30家,流水過億的新消費品牌超200家。2021年,顯然,新消費品牌與資本的“故事”仍在繼續。 互聯網企業積極卡位新消費,因它是未來業績增長“壓艙石” 由于缺乏新的市場增長點,這些年互聯網企業也深陷“同質化競爭”的泥潭,而新消費出現,給逐漸內卷的互聯網企業提供了突破業績“天花板”的機會。 互聯網企業為新消費提供了流通渠道、輸出技術支持、吸引了新的購買力量、誕生新的互聯網文化……而這無窮的想象空間,將為成為互聯網企業未來業績增長的“壓艙石”。 所有期待在“第三次消費革命”中造浪的企業,都正在積極向“新消費”賽道切換。他們迫切地需要從“0到1”重新定義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所謂“時勢造英雄”,此時入局新消費行業正是最好時機。 從業新消費:“錢景”幾何? 問“新消費”里什么最貴?答:人才。 如何讓消費者更好的觸達產品信息?如何維護好品牌與消費者的關系?如何提升消費者的轉化?新渠道不斷出現、傳統渠道不斷求新,如何在“新舊交替”中尋找新的商業模式?圍繞“新人群、新渠道、新供給”三大新特征,新消費賽道的崗位需求,嶄新且充滿趣味性、機遇與挑戰并存。 新消費人才需求正迅猛增長 領英通過對7大行業、20個就業經濟體、96個相關崗位數據進行測算分析后,認為當下銷售、市場營銷與內容等7大新興行業,將在未來經濟發展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與新消費相關的“銷售、市場營銷與內容”未來能提供最多的就業崗位:約每1萬個就業機會中,就有125個相關崗位。 處于風口上的新消費賽道是一片充滿生機的汪洋,需要大量“不拘一格”且有能力的人才來填補賽道空白。人才“有市無價、價高者得”便是目前新消費賽道的“搶人大戰”的現狀。 新消費對人才更具包容性 全球經濟都在向數字化轉型。數字化人才的積淀,決定著企業未來發展所能取得的成績。當前社會數字化人才稀缺,自帶數字化基因的新消費企業,已經將衡量標尺從“專業對口”、“有從業經驗”、“學歷出色”等硬性要求,轉變為“學習能力強”、“對市場洞察好”、“有創造力”、“實踐能力強”等軟性要求,展現出更強的包容性。 領英2020年數據顯示:在電子商務側,高達40%以上的在招職位面向學生開放;電子商務需要”互聯網娛樂營銷能力”、需要“更多的流行元素與技術想象”;這與年輕人的消費習慣高度契合,因此該職位更加青睞年輕的學生群體。 而在內容營銷側,34%以上是針對學生的校招職位。全媒體時代,內容形式越發多樣,抖音/快手/小紅書/淘寶直播/B站興起,讓“內容為王”理念進一步升級。年輕人是新消費的主力軍,相關的內容及互動形式需要更多“新鮮血液”和“年輕大腦”的補充。 新消費人才就業機會更多樣 從職業技能上分析,新消費工作會將人才諸如數字營銷能力、經營管理意識、廣告和產品素養、領導力等更強調職業軟實力的“技能點”點滿。在職業發展中后期,通常具有強悍軟實力的人才更難被替代,競爭力更強。而相較于程序開發、產品開發等較為強調的硬實力崗位,新消費人才就業也更加靈活,“轉崗”、“創業”的選擇機會也會更多。 把握新消費:年輕敢創 去世界造浪 “新消費很好,但我把握不住該怎么辦?”普通人若欲乘上握新消費潮頭,最穩妥的方法還是選擇一條好“船”。 領航消費新零售 近年來,名創優品憑借著夯實的新零售業務、深刻的商品數字洞察,強大的全球供應鏈優勢,領先的全覆蓋IP布局,將國潮文化與零售商品融合并全渠道觸達更多用戶,深受Z世代歡迎和喜愛,不僅成功斬獲“iMedia Research&2021年度最佳國潮領軍品牌”大獎,更提前鎖定了“新消費”高增長賽道,正是在新消費大勢下乘風破浪、遠航四海的巡洋艦。 出海全球大勢能 名創優品2021財年Q4財報顯示其全球4749家門店遍及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成功實現了品牌的出海。為培養具備全球商品能力的全渠道商品經營人才,名創優品“獅王計劃”通過高度貼合業務的訓戰模式,僅前兩期就打造出多個千萬級爆品、創造了十億級戰略品類年度經營計劃并順利和供應商伙伴簽約,海外商品流程效率提升30%,助推全球業務爆發增長。 全球化擴張是名創優品強勁增長的動能之一。作為“業務繁茂、品類眾多、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平臺,名創優品也通過“黑馬工程”招募海內外全球化方向綜合管理培訓生,期待依靠“人才內生”這股不竭自驅力,為海外重點市場關鍵崗位、集團總部海外管控支持的重點崗位,培養具備互聯網思維的國際化復合型經營人才。 目前,名創優品2022屆校園招聘正在火熱進行中,面向全球想在“新消費賽道”一展拳腳的高校畢業生展開招募:畢業時間在2020年10月~2022年6月的海內外學子均可投遞簡歷。同時社會招聘也有多個崗位需求,等待行業精英的加入,一起把握新消費風口,年輕敢創、去世界造浪! 人才成長加速度 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消費市場格局,名創優品吹響企業全面向數字化轉型的號角,提出全面向互聯網化、積極構造全球領先的新零售平臺的戰略發展目標。 為了配合戰略轉型,深化組織改革,名創優品結合公司業務與資源,聚焦關鍵性崗位,推出近10個戰略性人才培養計劃;同時協助集團平臺化發展,從0到1孵化出TOP TOY等創新業務,內部培養了一批85后、90后高管主導各板塊工作憑借在人力資源建設的突出成績,名創優品全球副總裁兼首席人力官許振杰獲得中國領先的人力資源管理智庫HRflag評選的“極幟獎”“最佳人力資源高管”大獎。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