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下载zoom电脑版电脑系统安装教程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2022年的數據,有一定特殊性 2022年的數據,有一定特殊性。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有些城市經濟發展遇到了不小的困難,所以數據上可能連貫性不是很好,這是需要注意的。 還有就是極其不平凡的中國乘用車。國產新能源車在比亞迪的帶頭沖鋒下,一舉扭轉幾十年落后的局面,獲得極大的,顛覆性的進步。由于汽車產業對GDP影響較大。所以這是一個很值得一提的因素。 我們看排名,先說一下,以下的評價中,會有強弱,領先,落后的說法。這個說法大多數是相對的,也就是相對于上下三位左右,大概是可以比的。如果超過5-8位,就不太能比了,超過10位,就完全不適用。 1 上海,遇到了不小的困難,但是說到底,上海的基礎是整個國家。只要整體層面穩定,上海恢復正常以后,數據恢復不是特別困難的事。基本二產沒有減少。總體恢復的速度是相當快的。今年應該就是正常年了。上海各種產業結構也是極其先端。比北京多了近一倍的二產。這是它站穩中國經濟第一的基礎。不過,反過來也可以說。北京的智力資源更加可怕,上海遠遠無法相比。 2 北京,主要是工業少了點。所以GDP屈居上海背后。其實北京綜合實力還是遠遠強于上海的。22年北京受到的影響沒有上海大。而且北上地位超然,遙遙領先的格局,是相當穩定的,可說的不多。 3 深圳,也有受到影響,但是強大的二產工業也是堅實的穩住了增量,深圳的產業先進程度,也是如今北上深格局的背書。固投也是非常厲害,固投高增速保證了增量。深圳的缺陷主要是地盤太小了,影響了體量。以前廣東劃深圳做特區,都說深圳是北京飛地。但是如今看來,要沒有深圳,只靠廣東的創新科技能力是無法跟上下個時代的電腦系統安裝教程。深圳為廣東帶來了跟上時代的動力。今天,反而是廣東托了深圳的福,深圳在產業上越來越成為珠三角最重要的城市。 4 重慶,這位更是重量級,雖然GDP數據到了第四位,但還是讓人有點評論困難。前幾年在季度上,就已經有了先兆,所以并沒有令人特別意外。總體來說,僅僅是靠體量數據超了廣州,雖然值得高興。但價值有限,實際水平距離廣州還差得很遠,還遠遠不是一個檔次。重慶的比較有技術含量的主要工業產品是汽車、計算機設備、手機。應該說,長安汽車新能源時代跟上了腳步,計算機設備雖然外資品牌有風險,但是客觀上這個制造量不怕它走。手機也比較穩定。未來比較平穩,有一定的自發動力。主要是新能源的工業產品。但基本低人均的格局,以及整體水平并不高的局面是不會改變的。 5 廣州,歷史性地掉到第五位,曾經的北上廣,至少GDP排名上已經不是了。不過,我覺得其實沒有那么可怕,畢竟重慶3000多萬人。廣州問題就是,發展先端的能力遠遠不如北上深,新能源汽車也對廣州的汽車產業是一個挑戰,不過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廣州和佛山不是一個區劃。廣州也很難再去擴張。同樣佛山也一樣。廣佛合計這片區域,已經居住了3000萬人以上。也就是說依靠人口增加已經不可能了,而且這一區域還是老廣東省的核心,土著較多,新鮮血液不太容易進去了。當然,后面的城市幾年內不會威脅到廣州。而且重慶動力也有限,所以廣州其實還可能和重慶糾結下去。 6 蘇州,沒什么說的,就是中國的大號工業園。不過,蘇州港這個內河港在不斷升級。上限比以前高了。蘇州不是創新性質,是變現性質。所以,未來也是看好的。畢竟紙面的東西還是要變成實際的產品。 7 成都下載zoom電腦版,內陸第一,然而,我看不到成都的動力。老話題了,成都沒有任何影響全國的科技產業,在下個時代,后勁不足。而且我始終要強調一點,當我們看到成都人口增量第一的時候,并沒有看到成都隨著人口而產業升級。只是單純地人口量增加了。問題是人口不能無限增加下去,中國達到人口天花板的城市只有北京上海,但這倆具有優質的產業和薪資,不斷的吸引年輕人換血,也就是去北上的人,期望努力留下,留不下也能賺錢和積累經驗,期望回老家省會取得一個不錯的起點。但去成都的大部分是川內人士,目標都是留下,不會期待回到川內其他三四線去的。而成都沒有高薪和產業優勢,成都是第一個,在沒有達到一線發展水平,同時人口又到達天花板的二線城市。近期在網絡上,成都被稱為“卷都”,這就是一個后果,所以成都非常具有觀察意義。而且成都和重慶的主要工業產品比較重合,很難配合。汽車隨著合資的敗走,更加頹勢。成都可以靠川內地位繼續站在這個位置。但后勁比重慶還要不足。 8 武漢,去年很多城市受到不小影響,武漢反而是大城市里麻煩較少的。數據非常的好,潛力上也很大,主要工業產品,又有大量基礎性的原料,又有空調、手機、汽車等民用品。還有集成電路等高科技產品。其實從基礎數據上就能看出來,武漢的確是目前中西部第一無短板城市。是一個真正的完全體中西部典范。不過,武漢汽車產業遇到了困難。合資車不思進取,被新能源打爆,打字這幾天,東風旗下合資正在大甩賣。目前新能源布局武漢還比較薄弱,可能未來幾年的增速有一定影響。但我相信這趟車武漢還是會趕上的,因為基礎工業條件比成都要好得多得多。但這一兩年汽車產業和GDP有比較大的風險。 9 杭州,我稱之為沿海唯一強省會,雖然浙江表面看上去,是一個均衡典范。但我個人觀點,這種均衡不是常態。浙江歷史上沒有這么高的地位,這種狀態以后不一定能保持。但僅就目前來說,浙江狀態很不錯。在這個基礎上,杭州顯得沒那么顯眼,22年其實防護工作很好,二產看樣子受到了一定影響,但還是很不錯。輸給武漢就是二產這點了。由于杭州互聯網收入較高,很多人開始幻想和廣州比一比,這就有點不自量力了,實際杭州比廣州也還差的很遠。杭州的工業品也是多而豐富。除了沒有最先進的某些產業,比如集成電路之類的,非常全面。不過還是不如武漢的,雖然很可能會和武漢不斷糾纏。成武寧杭四大強二線,杭武是非常接近的,武漢綜合比杭州強,杭州收入領先。在這四家里是比較全面的。成都體量夠大,但是產業較差,而南京體量較小,突出性不強。 10 南京,尷尬的來了,前10守門員。南京給我一種非常疲憊的感覺,要不是天津拉了。他可能在門外看著就是進不去。2022年,增長也很一般,南京杭州的二產,在前十中是最低的,唯二沒有上6000億,這點就能看出,我說杭州是強省會的原因之一,就是二產雖然低,但是地理優勢在省內非常強,又有地位。天然的會吸引省內資源。而南京就難了,東邊各個都跟著上海混。本來還能當徽京,但是隨著合肥的發展,現在徽京地位也難保了。人口突破的力度不夠。被合肥超了人口是非常標志性的現象。雖然南京各方面都非常均衡發達,還有如此高的科教文衛實力,但是產業卻并不相配,先端產業規模不夠大。看樣子,智力流失比西安武漢還高,這也反映了南京在四強里比較疲軟的現狀。難的是,旁邊區域都比較強力,自己沒有多少提升空間。比較缺乏突破的因素。 11 天津,總體疲軟依舊,但單獨看今年和前十比,增量還可以。主要是工業和房地產低迷,特別是高科技制造業,天津其實非常依賴能源。堂堂直轄市成了一個吃基礎原材料的結構。不過,看得出投資方向在轉型,不過增速都不能算很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技術含量的科技產品很豐富,但是產量不大,增速不快。目前還有比較明顯領先寧波的優勢,但是繼續三年這么頹的話,就比較難保位置了。 12 寧波,得益于電子產業的持續高增長和投資,這兩年寧波數據很順利。數據健康,和杭州配合好,很有可能繼續進位。大概率未來三四年超過天津,不過限于地位,布局不夠豐富,但是單項有些比天津要強很多,比如,手機產量天津幾乎忽略不計,寧波就快速增長。還有大量制造業單項第一。寧波是幾個計劃單列港口功能型城市里,最有內涵的。以前我覺得所有的計劃單列港口都會下滑,原因是產業布局和人口以及三產的內需,都沒有省會有前景。但今年的數據可以看出寧波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這個層次里表現不錯,可以說寧波看起來算是一個小蘇州。還有蘇州沒有的舟山港,穩中向好,但并不保證長期競爭力。 以上前12名下載zoom電腦版,其實都有點各安天命。比較有危機點的是成都,天津,南京。其他都比較穩。12名以后,才算進入紛爭不斷的領域。 13.青島,二產不漲,數據不漲,主要還是沒有多少電子類產品,這是目前主要的GDP增量范圍。大部分都是工業原材料,能源類。和寧波產業差距挺明顯的。數據接近主要是青島的產業范圍特別寬,俗稱“大而不強”。青島十幾年前就在這個位置,上也上不去,就知道,這就是他的定位,缺乏動力。評價還是那句,他能在這,不是他行,是他后面的還不夠行。但后面的是否一直不夠行,那就心照不宣了。隨大流位置能否保住?我的看法是保不住。因為后面的合肥西安濟南長沙鄭州現在可都不是吳下阿蒙。 14 無錫,只看二產就能看出,無錫電子類不錯。也是沒什么綜合地位的工業城市,但產業轉型布局都搞得不錯,屬于認真踏實搞制造的典范。老好人無話可說,明年看好超青島。而且,無錫還是這幾個純工業地級市里,有點長期前景的。起碼十年內局面都不錯,因為電子類制造業,無錫抓住了。超了青島后,我感覺能穩很多年,甚至可能超天津呢。 15 長沙,雖然增長不錯,但是,看長沙似乎總看不出什么特色,總體感覺有點像青春版成都。不過,新能源有一定布局,這點保證里他的持續性。同時工程機械和部分電子產品也有比較重要的基礎作用,但是工程機械目前不是增量主力。在這個榜單上,估計很難追無錫,而且無錫和青島換位后。對青島可能倆人要糾纏幾年。 16 鄭州,過去一年的最負面典型了,不僅在12000億徘徊了第三年,年內不斷爆發負面信息,給人信心重大打擊。鄭州和天津也是固投唯二大規模負增長的。可以說鄭州從很大的領先優勢,劃入到現在進入了后面從福州到西安全部人的射程。這么多人差距拉近到了1000億左右,而且看鄭州未來幾年,也不是很強力。還好有比亞迪這個救命稻草,在鄭州大力投入工廠。如果鄭州其他部分不再下滑,那么,可能可以推動增長。但鄭州在未來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力實在堪憂。這點會造成很大的不確定性。 17.佛山,說佛山就不能不再提廣州,特別是以西安咸陽為參照,一直以來,西咸回歸歷史傳統,重新合為原完整西安的反對者們,一直用廣州佛山當作的正面典型。但是現狀和趨勢,可以說,徹底打破這種愚蠢的無稽之談。不僅廣州從前三跌落,佛山在這個位子就很穩嗎?繼續跌是肯定的,比東莞慢一點罷了,不可能有什么趨勢反轉。佛山廣州,都是靠著海邊的大港口,即便如此,也會造成這樣的相對結果下載zoom電腦版。咸陽這種內陸地區,以佛山為榜樣,實在是一種愚蠢至極的思維。而且,由于沿海的經濟還比較主流,佛山廣州目前都沒有什么人發現區劃的問題,或者說不認為這是個問題。或許,這就是內陸和沿海的視角不同吧。佛山的問題,就是區劃的問題。但比西咸還沒有希望改變,因為至少目前廣佛還在一個前五一個前二十。問題不緊迫罷了。 18.福州,福州以后到西安,進入競爭最激烈的區域,今后幾年長期排序不會穩定,將年年變動。福州今年領先的是,在12到24名范圍內取得了22年最高的增量。不過看福州主要工業品品種結構,高技術附加值類也并不是很高。所以還不能說今年的水平能說明太多問題,地位其實并不穩。后面隨時換超。 19.泉州,絕對的工業城市,二產和三產剛好和福州相反,功能性比較單一,并不十分看好,雖然一直還在這個檔次呆著,但是南通東莞都下去了,泉州并沒有什么突出之處。下去也是不可避免的。 20.濟南,山東基本算是現在比較目光集中在濟南了,無論是產業結構還是基礎建設,都走的比較快,而且,工業生產的豐富和技術布局,在慢慢地趕超青島。不過,在福州合肥西安面前,沒有優勢。山東這個沿海發達省份的總量,給了濟南很大加成,但看不到領先的基礎。 21合肥,22年表現一般,但是合肥還是這四家里,個人比較看好的了。潛力較大,無論是人口增加,還是產業布局,既有長三角轉移,也有自發的高科技投入。非常全面的潛力。未來主要看新能源車、電腦、電池等產品。和高科技產品和西安非常類似,但比西安弱一些。目前能領先西安,主要是西安在2021年全運會年拉開的,而且在整個的工業產品中,比西安多了家電這一大塊。但后期并不看好繼續領先西安。 22.西安,四家中線年,雖然有比較嚴重的影響,但是工業新能源產業,光伏,手機越來越成熟,加上中歐班列穩步建設集結中心。二產取得了十幾年來的最佳增量。這是西安最大最難的一個短板,今天看似乎要徹底彌補上了。其實,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西安在這個隊伍里,明顯和其他四家不是一個檔次,綜合配置高太多了。可惜西安發展受到很多非常意外的“人和觀念”的影響。遲遲和咸陽搞不定。遲遲沒有工業發展。空有強大綜合,GDP一直瘸腿。但目前似乎一切向好,西咸的問題,在慢慢接近終點。目前呈現出一種厚積薄發的狀態。22年主要是三產服務業受到影響太大,但是好補救,恢復正常后,看好幾年內到這四家第一去。 23.南通,東莞,工業進入新時代了,三產也進入新時代了,沒有綜合的城市終究還是要掉隊的。沒有特別好說的,正常的經濟周期起起伏伏,平靜看待。 以上就是2022年GDP城市排名前24的簡單評述。綜合來看,以新的高附加值的工業為核心,輔以城市的綜合地位和人口數,會是未來的大趨勢的判斷沒有變。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