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欢乐颂3》新五美更美了,我却磕不动了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歡樂頌3》新五美更美了,我卻磕不動了2021-06-07 11:06:21 來源: 責任編輯: lyz086一部大熱爆款劇,才剛官宣新陣容,網民評論就為它炸開了花。 不看好的:全員換血失去靈魂!不是內味兒了!磕不下去了! 看好的:新五美,更美了,管準更爆。 對,正午陽光,《歡樂頌3》。 第一二季的劉濤 、 蔣欣 、王子文 、楊紫 、喬欣 ,下。 安迪、樊勝美、曲筱綃、邱瑩瑩、關雎爾的故事,告一段落。 第三季楊采鈺飾演冷艷公司人事方芷衡,江疏影飾演搞研究工作的葉蓁蓁,張佳寧飾演的酒店經理朱喆,孫千飾演的工薪族余初暉,張慧雯飾演的何憫鴻。 新五美的故事,全面開啟。 原先盛傳的張小斐,并不在官宣陣容中。 全員換血,換故事、換人物,歡樂頌,還歡樂得起來嗎? 有一說一,成就一部爆款,演員、劇本、制作,缺一不可。 現在說劇集必撲,未必有道理。況且陣容全換,對于遭遇口碑大滑坡,豆瓣評分由7.3分跌至5.4分的《歡樂頌》系列,未必不是一次重啟的機會。 新選出的五美,正如許多網友所說,整體顏值,的確比原先的五美,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是不好意思,新五美雖美,我卻不看好。 大換血,未必是壞事 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雖然《歡樂頌》的確是國產劇少有的都市劇經典IP,但不可置否的是,在第一部的導演孔笙去拍《大江大河》《山海情》之后,拍到第二季《歡樂頌》也面臨著國產續集所面臨的問題,即陷入拖沓、注水的發展“瓶頸期”。 而且從一開始,《歡樂頌》嘗試的就是美劇的季播模式,侯鴻亮在媒體采訪中早就公開表示:“《歡樂頌》按季播的節奏來拍攝和制作電視劇會是以后的主流方向,而能夠拍到八九季的美劇,一定能夠獲得巨大利潤。 那么換血對于季播劇來說,到底是得是失呢? 首先要看是怎么個換法。 比如《河神2》,是局部換角。小河神從李現換成了金世佳,其他主演都沒變。照道理,金世佳也是個演技派,況且原本小河神第一季就定的他,他不演,才輪到李現演。但就算是這樣,李現珠玉在前,他還是成了瓦石難當。 比如小河神跟小神婆,本來就很有cp感,年齡相仿都是小機靈鬼,看上去就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心里喜歡還要斗嘴賭氣,是劇集的歡樂源泉。 但第二季把金世佳和王紫璇放在一起,就整個變了味。小河神完全沒了上一部的少年純愛氣,而是莫名有一種色氣,透出情場老手的老練,當小神婆還是那么傻傻望著他,觀眾莫名有種小神婆被PUA的感覺。 又比如《使徒行者3》。林峰在,苗僑偉也在,佘詩曼沒了,鄭愷飾演的殺手一開場解釋釘姐已經被他殺害的時候,觀眾就很想沖進屏幕打他。 這些局部換角,總體來說都對劇集造成了傷害,續作熱度都不如前了。 同樣是《使徒行者》,第二部就比較絕,只剩下苗僑偉,連林峰都不在,雖然換上的演員總體表現及格,但第二部口碑和熱度還是差很多。 總體來看國內經典的系列作品都沒有大換血,《鐵齒銅牙紀曉嵐》《重案六組》《家有兒女》的體量均超過4季,主演基本保持一致,口碑、收視率都屢創新高。曾經創下收視高峰的《神探狄仁杰》拍到第三部主創和資本方鬧掰了,資本方自己拉了個班子換個名字繼續拍,撲街就很難看。 這么說經典就不能換人嗎?也不是。正相反,如果換得好,經典續作反倒可能煥發新的活力。 比如TVB經典刑偵系列《刑事偵緝檔案》,四部150集體量,前三部的男女主都是陶大宇郭可盈主演,難以想象沒有這對CP還能叫《刑事偵緝檔案》對吧。 但故事講到第三部男女主分分合合沒完沒了,男主紅顏知己都出來好幾個,觀眾多少已經審美疲勞了,結果第四部換上了雙男主古天樂陳錦鴻,女主換成宣萱。 結果是古天樂一出場又秒殺當時從少女到師奶的所有女性觀眾,他和宣萱的熒幕組合成為新經典,第四部不但沒有撲街,收視還創新高了,古天樂還拿下了第一個TVB最佳男主角,第二次是《尋秦記》。 不用說這就是經典的一次續作全員換血。 就算是美劇也不乏全員換血的案例,遠的不說,就說最近上線的《致命女人》第二季,劉玉玲上一季演得那么成功,這一季還是大換血了,照樣豆瓣9.3。 所以結論就是:續集不如前作的魔咒無法打破,未必是演員陣容更換的問題。制作方能否以劇本為中心完成對品質的把控、不斷突破前作的成功套路、持續給觀眾驚喜,才是續作成敗的關鍵。 再簡單點說,不是不能換血,重點是換得好不好。 那么《歡樂頌3》換得好不好呢?至少目前來看,不好,而且是很不好。 新五美更美了,我卻磕不動了 必須說路透的陣容,是比現在要好,周冬雨且先不說,一度傳出張小斐在《你好,李煥英》后首選《歡樂頌》,那時候觀眾對劇集是有信心的,因為張小斐亦莊亦諧的表演風格,看起來就能給劇集帶來一些新意。 如果新血帶不出新意,那還要新血做什么呢? 但正式主演名單出來以后,張小斐的名字消失了,一二番是江疏影和楊采鈺,這個陣容的問題就比較大了。 目前網友最大的質疑是兩位大主演的演技和觀眾緣一般,比如前些日子白玉蘭獎公布入圍名單,《三十而已》的幾位主演幾乎都入圍了,但江疏影作為一番女主卻榜上無名。她主演的另一部正午陽光古裝劇《清平樂》女配任敏也入圍了,江疏影依然沒名。 楊采鈺在《大江大河2》這么厲害的國產劇中在第二季橫空出世,扮演了女一番“梁思申”,但角色依然沒太大水花等等。 這些都是事實,但我倒認為,這些都不是重點,因為演技和觀眾緣是流動的,過去沒爆,也許接下來爆了呢,不能因此就認定她們不行,但我依然不看好,為什么? 因為最大的問題在于:很難想象兩位大女主能夠給《歡樂頌》系列帶來新意。 尤其是,江疏影楊采鈺既不是第一次演正午陽光劇,也不是第一次演都市女性這類角色,江疏影過去最擅長的就是《好先生》、《戀愛先生》、《三十而已》這種都市劇中的都市女性角色,搞研究工作的葉蓁蓁,能不能有大的突破呢? 楊采鈺飾演冷艷公司人事方芷衡,更是讓觀眾閉著眼睛就能想到她會怎么演。 不是說演員不能帶來驚喜,但任何演員的潛力都不是無限的,如果兩位女演員真的把過往的表演再復制一遍,對劇集有多大幫助呢? 相比之下,其他幾美的選角反倒可能帶來驚喜,比如觀眾說的,如蘭小可愛和林奚的夢幻聯動。 張佳寧之前在《如懿傳》、《媳婦的美好時代》這樣的大劇中刷過臉,給觀眾印象最深的應該是《知否知否》中的如蘭小可愛,雖然沒紅,但演技潛力是在的。 張慧雯以“謀女郎”的身份出道,起點就是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歸來》,后續發展勢頭一般,但《瑯琊榜2》中的表演不俗,不排除這次又能在正午劇中取得好的表現。 孫千演過張子楓同名電影《快把我哥帶走》的劇版,在新《流星花園》中出演女二,目前演技沒有顯山露水,但正午劇出名的善于改造演員,尤其是很多女演員都在正午劇中有了脫胎換骨的表現,類似江疏影楊采鈺這樣在正午劇完全延續自己表演實力的其實是少數,所以只要角色出彩,照樣有機會跑出來。 但問題是,如果占據一番二番主要戲份的江疏影楊采鈺不出彩,靠其他女演員出彩,戲能好看嗎? 而觀眾擔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從外貌到表演都有些接近的江疏影楊采鈺,能有五美的化學反應嗎? 楊采鈺江疏影沒演就被吐槽,冤嗎? 回看老五美的化學反應怎么來的? 《歡樂頌》改編自阿耐的同名小說,第一部講述的是同住在歡樂頌小區22樓的五個來自不同家庭、性格迥異的女孩們,從陌生到熟悉再到互相體諒、互相幫助、共同成長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季是孔笙、簡川訸聯合執導的,而孔笙我們知道的,他拍好了不奇怪,拍不好才奇怪。 果然第一部就爆了。 當年孔笙和服裝組定下一個原則,就是關于服裝的選擇上,是根據中國傳統戲劇里的旦角行當來分別定位“五美”:劉濤飾演的安迪是“青衣”,穿著以黑、白、灰等“禁欲系”顏色為主;蔣欣飾演的樊勝美是“花衫”,兼具青衣、花旦、刀馬旦的特色,充滿變化;王子文扮演的曲筱綃對應“刀馬旦”,楊紫扮演的邱瑩瑩對應“花旦”,喬欣扮演的關雎爾對應“小青衣”,每個人都有鮮明的特點。 而劇集之所以成功,也在于在阿耐的原作、孔笙的執導和五位演員的表演下,在女主角普遍紙片化、玩偶化的今天,《歡樂頌》給我們呈現了五個大活人。 “五美”的性格各異,鮮明而豐富,有閃光點,也有陰暗面;有勇敢,也有脆弱。 而這些矛盾的性格都有跡可循,背后可追溯到各自的家庭和成長經歷。 比如,一開始最招黑的曲筱綃。歸結起來就一個字——“作”。 最開始口無遮攔針對樊勝美,說她的衣服“地攤貨”,說她是“撈女”。 但第一季也留了伏筆,她其實人不壞,心疼貓,也會疼人。 后來樊勝美被吸血家庭折磨,被債主催逼,一群人六神無主,曲筱綃嘴上說不想管,結果卻站出來一通神操作把問題解決了。 故事雖然也很老套,但是時過境遷姐妹一擁抱音樂一響,眼淚不值錢了。 再比如樊勝美。 一開場也很討厭,充滿難以忍受的虛榮心。 和老同學王柏川見面,謊稱自己有房子;知道王柏川的車子是租來的,立馬想切斷聯系。 但后面觀眾看到了她背后的吸血父母,看到了她獨自打拼委屈的樣子,眼淚又不值錢了。 再比如邱瑩瑩, 這個角色真不好演。 傻白甜、冒失鬼、犯花癡,一樣沒落下。 很容易演到讓觀眾天天想打她。 但楊紫真的貢獻了視后般的演技,把角色的懵懂可愛到遇到渣男(兩次)后的震驚到不真實,真實但是又怕失去,全部演到一起。 劉濤也真的很適合安迪,她的脾氣也有一點倔,有霸總的勁兒,但越是緊繃的人,越會讓人為之心疼。 所以為什么《歡樂頌》能紅,答案是,孔笙塑造了五個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女性角色,讓我們相信她們是真實存在的,即使安迪的金融戲份那么浮夸又鬼扯,但人物是值得觀眾相信的。 《歡樂頌》五美之所以難以替代,是因為角色選得都太熨帖了,就像是拼圖,每個拼圖都是對的。 哪怕故事有這樣那樣的不完美,但人物角色是非常豐富的,每個主角都無所謂絕對的好與壞。正因為如此,觀眾對于角色的喜愛度,也常在喜歡和討厭之間波動,但這才是真實的人。完美女性是不存在的。 這也不完全是一部女性談戀愛的劇,而是一部有溫度的劇。里面有女性肝膽相照的情誼,而不管主演后來關系怎么樣,但在劇中她們的表演讓我們看到了五個女性之間從一開始互看不順眼到最后惺惺相惜的感情。 這種感情又不是單薄的,是歷經千山萬水后的好不容易。 所以《歡樂頌》五美才能構建一個微縮的世界,人物多,但是不雜,關鍵的是故事,是情感的黏連。五美演出了都市女性們掙扎、歡笑,無可奈何又相互擁抱取暖,這是再多拍多少部都很難復制的東西。 接下來呢,編劇換成了原作者阿耐,導演還是第二部的簡川訸,孔笙當然是不可能回歸了。傳說竇驍、王安宇也會加盟,還要一連拍攝三季,看來這的確是“新五美”走紅的好機會。 就算戲里沒上一季精彩,戲外也可以補充,比如已經有傳聞說楊采鈺和江疏影爭一番,傳聞未必是真,但或許戲外的戲,真會比劇中的故事更精彩。 但這樣的戲碼磕不動,愛新五美的觀眾可以拭目以待。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