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天安门广场上的草原召唤:京西牧业以国家窗口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清晨的天安門廣場,東展廳電子屏前聚集了一群駐足凝視的游客。屏幕里,廣袤的京西草原如綠毯舒展,壯碩的安格斯牛群在火山巖層礦泉水的滋養下悠然漫步,隨著鏡頭切換,飛天烤全牛的壯觀場景引發現場一片驚嘆。“這地方不錯啊,又能玩還能吃烤牛肉!”“內蒙還沒去過呢,下次咱們就去這兒!”游客的對話,正是京西牧業亮相天安門《輝煌的中國》成果展最生動的注腳。 草原上升起的全產業鏈明珠 這份來自天安門廣場的認可,背后是一家扎根內蒙古烏蘭察布察右前旗的現代農牧業標桿。作為北京利通弘遠集團響應“京蒙幫扶”政策落地的關鍵項目,京西農牧業自2020年成立起便以恢弘手筆布局農牧業全產業鏈: 45萬畝京西草原構成天然生態屏障,年均4-5℃的溫帶氣候與無污染火山巖水源,孕育出飲深井礦泉水、食天然牧草的“京西特有牛群”; 萬頭級繁育育肥基地引進TMR全日糧混合技術,構建從種牛基因保護到智慧化飼喂的科技養殖體系; 10萬頭屠宰量的冷鏈中心實現“6小時從工廠到餐桌”的鮮肉革命,131款牛肉產品覆蓋鮮肉、精分割、高端禮盒全品類。 牛村部落以57畝文旅綜合體融合北疆文化,年接待18萬人次的消夏狂歡季與獨創的“飛天烤全牛”成為現 象級旅游IP。 當這套“以種帶養、以養帶旅、以旅助銷”的閉環模式,通過5塊展屏在天安門東西展廳循環播放時,京西牧業已不僅是一家企業,更成為新時代中國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天安門展出的三重價值 選擇天安門作為品牌傳播制高點,蘊含深遠的戰略意義: 政治高度的認可 《輝煌的中國》成果展作為國家級形象窗口,入選企業需代表產業升級方向。京西農牧業憑借“萬企興萬村”典型項目、5800萬元公益投入及四大聯農機制(帶動65個村集體分紅、間接帶動2800個就業崗位,直接創造500個就業崗位),成為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踐行范本。 品牌能量的躍升 在人民大會堂、新城賓館等高端渠道合作基礎上,天安門展出將品牌公信力推向頂峰。屏幕中“清真認證”“綠色食品標志”等標識,在國家級平臺背書下轉化為消費市場信任資產。 文旅融合的引爆 宣傳片京西草原與烤全牛的沉浸式場景,精準觸達每日數萬天安門游客。現場反饋印證了其效果——將“內蒙古旅游”從抽象概念轉化為可感知的“京西牛村部落體驗”,激活潛在客群消費決策。 從國家心臟到草原腹地:一場雙向奔赴 游客的即時反饋揭示了更深層價值:“能玩能吃”的樸素表達,恰是京西牧業農文旅融合戰略的成功印證。當屏幕里庖丁解牛的師傅手起刀落,鏡頭切換至牛村部落的篝火晚會,天安門前的觀眾已同步完成“視覺體驗-情感共鳴-消費沖動”的轉化。這種跨越1500公里的場景連接,正推動草原資源價值重構: 火山巖礦泉水與天然牧草飼喂成就的“健康牛肉”故事,通過國家窗口放大為地域物產符號; “飛天烤全牛”的奇觀式呈現,將傳統飲食創新為文旅引流引擎; 北疆文化交融的牛村部落場景,呼應著“民族團結”的時代主題。 啟示:鄉村振興需要國家級表達 京西牧業的天安門之旅,為地方企業提供了一套可復制的品牌躍遷路徑:以扎實的產業鏈為根基(年銷60億元),以特色文化為靈魂,最終通過國家級平臺實現價值聚變。當游客指著屏幕說“去內蒙就選這里”時,一條從政治中心到草原牧場的振興通路已然貫通——這既是京蒙幫扶的碩果,更是中國農牧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鏗鏘足音。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