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通达信app电脑版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馬克·維瑟認為,未來計算機會融入網絡,融入環境,融入生活,計算機設備也會變得更小、更便宜,徹底融入日常生活以致于用戶甚至察覺不到其存在 馬克·維瑟認為,未來計算機會融入網絡,融入環境,融入生活,計算機設備也會變得更小、更便宜,徹底融入日常生活以致于用戶甚至察覺不到其存在。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也曾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電腦將像「隱形人」一樣,不知不覺地融入每個人的生活。 盡管馬克·維瑟 1999 年就與世長辭,但計算機的發展一直朝著他所預言的方向發展,云計算的到來讓我們看到「普適計算」更具象的載體——云電腦。 在云計算時代,PC 乃至各個終端設備體驗將不再由硬件配置所決定,而是取決于云端算力通達信app電腦版,所有人只需要共用一臺「云電腦」。 在漫威電影《鋼鐵俠 3》中,鋼鐵俠通過云計算在家中對一起恐怖襲擊造成的爆炸案進行 3D 建模,爆炸細節實時顯示在 AR 屏幕中,然而這樣復雜的計算卻不需要笨重的主機,鋼鐵俠只用一個小巧的手持設備就能完成。 這實際上就是云電腦的一種理想形態,云電腦其實就是一種基于計算的服務,不需要像傳統 PC 一樣在本地配備主機,而是將桌面、應用、硬件等計算資源集中在云端數據中心里。 用戶只需一個小巧的聯網終端設備,接上顯示器和輸入設備,就可以像在傳統 PC 一樣訪問專屬桌面、個人應用和各種數據。 這可以在電腦終端體積大大縮小的同時,完成動畫渲染、代碼測試等原本需要一些高性能主機的復雜計算,鋼鐵俠小小的頭盔里能實現虛擬 3D 投影等一系列復雜操作,其實是可以通過云電腦實現的。 通過云電腦,你手中一臺破舊的設備就能搖身一變成為搭載 RTX 3090 顯卡、11 代酷睿處理器的高性能電腦。 云電腦能讓每個人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通過屏幕連接云端就能獲得超級算力,未來這個屏幕甚至不需要實體。不同的設備可以通過云端融為一體,數據在各個設備的順暢流通、實時同步。 這或許就是馬克·維瑟和比爾·蓋茨理想中的「未來 PC」,每個人都可以在云上擁有一臺「超級電腦」,我們看不見主機和硬盤,它卻和我們的數字生活融為一體。 高速網絡的發展是一大瓶頸,不過隨著在 5G 和百兆光纖逐漸走進千家萬戶,以及云計算服務日趨成熟,也給云電腦的落地掃清了最大的障礙,不少互聯網巨頭也在加速布局。 在 9 月17 日的 2020 云棲大會上,阿里云智能事業群總裁張建鋒正式發布了阿里云的第一臺云電腦「無影」。 以前的個人電腦叫做 PC,叫做個人電腦,今天這是一個云時代的電腦,叫做 Cloud computer,我們把它叫做 CC 電腦。 根據阿里云的演示,用戶將一個工卡大小的終端設備連接顯示器后,通過指紋開機登錄 5 秒就可以接入云電腦服務,之后的使用就和普通 PC 沒什么不同,區別在于你看不到主機、CPU 和硬盤了。 「無影」搭載的是組件式桌面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工作習慣和內容智能組合工作界面。而且可跨平臺、跨終端、跨場景使用,支持在 Windows、linux 等系統的應用之間無縫切換。 此外「無影」支持無限擴容,單應用資源可彈性擴展至104 核 CPU、1.5T 內存,要知道目前頂配消費級 CPU 才 64 核。 你可能會說普通用戶壓根用不上這么高配置,不過云電腦的另一大特點是可以更根據用戶需求配置性能。 無論你要處理 4K 視頻渲染、制圖設計、軟件研發等對計算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場景,還是 PPT 制作、文檔編輯等輕辦公需求,「無影」都可以給你配置相應的性能。 簡單來說,這是一臺可以在 MacBook Air 和 iMac Pro 之間隨意切換的電腦,而性能上限還要高得多。 在實際測試中,「無影」同時打開 30 個網頁依然流暢。這得益于阿里云自研的「云流」技術,能在 2K 、60HZ 藍光畫質下,將數據下行延遲控制在 70ms 內。 「無影」負責人劉國華表示,「無影」的擴容、更新升級均都能云端完成,相比普通電腦能夠節約 50% 以上的算力資源,相應的同等性能下價格也只有傳統 PC 的一半。 目前「無影」只面向企業辦公市場發售,未來或將向個人用戶提供服務,可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個人,云電腦都可能大大改變個人電腦的使用體驗。 在疫情期間,一些大公司不得不郵寄電腦給全國各地的員工辦公,而學校開展的網課讓平板電腦一度缺貨,一臺可以隨身攜帶的云電腦就可以解決些問題。 而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的辦公單位,還在用著 10 年前的賽揚處理器,打開一個網頁都要 3 分鐘,云電腦則可以在不更換硬件的情況下大大改善辦公效率。 對于業來說,除了無需再定期更換硬件,維護成本也大大降低。「無影」支持云端一鍵式運維,一名運維人員可以維護成千上萬臺設備,運維開支僅為傳統 PC 的十分之一通達信app電腦版。 至于企業十分關心的數據安全,由于「無影」數據均保存在云端,與阿里云數據中心享有同級別的安全防護能力,電腦丟失和中毒也不會丟失數據,更換終端時也無需進行數據遷移。 這就是云電腦對 PC 的降維打擊,正如張建鋒所說,算力從線下遷移到云端是大勢所趨,個人電腦也將迎來革新。 現在無論在一個公司、一個組織也好,一個家庭也好,PC 電腦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在云上擁有一臺超級電腦,想用就用,不用就暫時歸還到云里。 回顧個人電腦發展的 40 年,微軟的 Windows 系統和英特爾的芯片共同推動了全球 PC 市場的發展和繁榮。 然而當摩爾定律在芯片領域逐漸失效后,計算機性能的升級不能再完全靠硬件配置,云計算將成為新的 IT 中心。 在 6 月的 2020 阿里云峰會上,阿里云智能事業群總裁張建鋒曾指出,云計算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新的基礎設施。 公共云作為全社會計算「硬件」,還需要新的「操作系統」,二者深度結合將推動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飛躍式發展,進而帶動云應用產業的大發展。 雖然目前「云電腦」主要針對的是 B 端用戶,但在個人消費者領域中依然有著廣闊的應用潛力。像主機游戲這樣使用低頻卻對配置要求高的場景,通過云電腦可以實現性價比更高的體驗,也能讓廠商更加有效地進行資源配置提升利潤。 在云計算時代,「云電腦」將反過來重構硬件基礎設施,從主機時代邁入分布式時代,形成一個基于云的超級操作系統,終端 PC 的形態也將迎來一次重要的進化。 個人電腦作為一種生產力工具,改變了很多人工作和生活。未來基于云的個人電腦,最大的價值不僅是改善個人和企業的辦公效率,更重要的是對整個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