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十款最好电脑笔记本笔记本电脑排行前十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大家可能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計算機是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于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這個龐然大物用了18000個電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耗電功率約150千瓦,每秒鐘可進行5000次運算,這在現在看來微不足道,還不如現在的手機處理器運算速度快,這在當時只是運用在軍事科學領域的大型計算機 大家可能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計算機是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于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這個龐然大物用了18000個電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耗電功率約150千瓦,每秒鐘可進行5000次運算,這在現在看來微不足道,還不如現在的手機處理器運算速度快,這在當時只是運用在軍事科學領域的大型計算機。 時至今日,人類已進入到信息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電腦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學習和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電腦的更新換代很快,大家也都深有體會,從最早的PC機到286、586一直到現在的六核八核處理器配置,真是跟飛一樣,現在的電腦工作學習上網玩游戲功能強大,可你知道最早的個人電腦是什么樣的嗎? 最早的個人電腦是愛德華羅伯茨于1974年推出最早基于英特爾微處理器的Altair 8800,雖然,Altair的生命非常短暫,卻從此點燃了PC創新之火,并激發了喬布斯、蓋茨等無數愛好者。作為第一個雇傭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的雇主,對于微軟的地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羅伯茨被稱為“PC之父”,下面咱們就來看看愛德華羅伯茨是怎么一步步創造出世界上的第一臺個人電腦--“牽牛星”的。 愛德華羅伯茨從小的夢想是做一名兒科醫生,但是命運卻讓他加入了美國空軍,做了一名工程師。退伍后,他在新墨西哥州的阿伯克基市機場附近的荒漠上創辦了一家稱為米茲(MITS)的公司,生產各種電子部件和設備。公司有一段時間的經營還算順利。當市場上的手持計算器賣到395美元時,米茲公司推出了不到100美元的同類產品。 但是不久之后,德州儀器等大公司迅速進入手持計算器的市場,產品價格大幅度下降,低到了米茲公司的成本價以下。米茲公司的其他產品銷售情況也很糟。到了1974年,米茲公司帳上已出現20多萬元的赤字,米茲公司已瀕臨破產邊緣。 羅伯茲絞盡腦汁思考如何扭轉公司的困境。他有了一個想法:能不能創造一種很便宜、能讓個人使用的電腦呢?全國已經有很多電腦愛好者,他們都急切希望自己能擁有一臺電腦,供個人玩弄,就像很多人在鼓搗自制的無線電收音機一樣。市面上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東西。羅伯茨決定孤注一擲,決定利用英特爾剛剛問世的8080微處理器,為愛好者生產新一代個人計算機。帶著這個想法,他去說服本地銀行再給他的公司貸一筆款。米茲公司必須至少再貸將近7萬美元才能不致于破產。 銀行對羅伯茲的想法很懷疑。雙方一直談到深夜。不過,銀行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要么不再給米茲公司,讓它倒閉,銀行以前的投資也就全完了。要么再放一筆,但這筆新很可能又會打水漂。最后,銀行再次讓羅伯茲確切告訴他們,這種個人電腦什么時候能開發出來,第一年能賣多少套。羅伯茲對什么時候能做出來是有把握的,只要幾個月的時間。能賣多少套他就完全沒有譜了。于是他說了一個非常樂觀的數字:第一年能賣800套,這樣銷售收入可以有30萬美元。 羅伯茨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從銀行貸出6.5萬美元。8080芯片零售價為397美元,羅伯茨將價格侃到75美元。剛好《大眾電子》的編輯所羅門,正四處嗅尋業內的爆炸新聞,聽到羅伯茨的新動向,主動乘飛機找來。起什么名字呢?所羅門12歲的女兒正在看電視里的科幻片《星際旅行》。電視上,探險宇宙飛船正飛向一顆新星Altair(即中國故代神話中的牛郎星)。“為什么不叫Altair呢?”。這個名字得到了羅伯茨和所羅門的一致叫好。公司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把產品開發出來并且賣出去,不然破產就難以避免。為了縮短開發時間和降低成本,羅伯茲決定盡量采用現成的部件,做出來產品不是一臺現成的計算機,而是一套零部件,需要用戶自己裝配。所有并非必需的產品特征都被去掉了。產品根本沒有今天的微機不可忽缺的鍵盤、鼠標、顯示器十款最好電腦筆記本、軟盤等等設備。產品也沒有軟件,所有軟件(包括所謂的系統軟件)都需要用戶用設置開關的方式一條指令一條指令地手工輸入計算機。 不管多么簡陋,這畢竟是世界上的第一臺個人電腦,又稱微機。米茲公司的微機產品有兩個在當時無可比擬的優點筆記本電腦排行前十。它很便宜,售價只有不到500美元,而當時一些大公司的實驗室也做了類似微機的系統,成本在5萬美元左右。另外,米茲的微機設計具有所謂的可擴展能力。用戶可以將米茲的微機買回來后,自己再想法配上更多的內存板子和外部設備。有一個用戶花了近500美元買了一臺微機,再花了3000美元把內存擴展到12KB。所羅門要在1月份發表這篇封面報道。但唯一的一臺樣機竟在郵寄中丟失了??呻s志封面已不能更改。羅伯茨急中生智,用金屬外殼罩住主要部件,鑲上顯眼的開關指示燈,十萬火急地將這個徒有其表的“樣機”寄往紐約,并出現在75年1月號的封面上。哪知這臺“空殼電腦”一經刊登,竟激發起《大眾電子》近50萬訂戶和百余萬電子愛好者的熱情?!峨娮涌破铡冯s志的報道發表后一個月,米茲公司每天都要收到200多臺“牽牛星”電腦的訂單。生產線根本來不及滿足銷售需求。有些用戶干脆住到公司外面的荒漠上,等著自己的微機生產出來。大多數用戶只是購買基本系統。也有用戶愿意出495美元,讓米茲公司生產一臺已經裝配好的系統。隨之而來的,當然還有羅伯茨日夜盼望的救命稻草--支票。而最重要的是,它點燃了未來計算機業四位風云人物-比爾蓋茨、保羅艾倫、斯蒂芬喬布斯和沃茲的靈感。 Altair-8800只有256B RAM的內存筆記本電腦排行前十,儲存能力達4096B。沒有屏蔽和鍵盤,也沒有軟件。用戶只能用復雜的Z80語言自己編制程序。通過撥動面板上的開關來完成,撥動一次相當于輸入一個字節。計算完成后面板上的幾排小燈泡忽明忽滅,就象軍艦用燈光發信號那樣表示輸出的結果。這讓當時的蓋茨和艾倫激動不已,蓋茨給羅伯茨打電話,要為Altair研制Basic語言。此前,羅伯茨至少收到了50多個類似的吹牛電話,因此他反應冷淡:“無論是誰,哪個能給我的電腦提供軟件,他就是我的合作伙伴。”蓋茨和艾倫立馬行動。奮戰8周后完成第一稿,由艾倫出馬,前往演示。在飛機降落的那一刻,艾倫剛好補上一節忘記帶上的導入程序。第二天早上,艾倫就到米茲公司演示。這是艾倫第一次真正接觸Altair。奇跡發生了,計算機真的開始工作了。對這個歷史性的時刻,羅伯茨回憶說:“我們的機器終于成了一臺有用的計算機,我為此高興得頭腦暈眩。那情景令人永遠難忘。他們所完成的工作遠遠超過人們對他們的正常期望,我自己也曾經參加過許多次計算機系統程序的研究,但從沒有象這一天那么偉大。” 77年,羅伯茨與蓋茨的關系也日漸緊張十款最好電腦筆記本。1977年4月十款最好電腦筆記本,蓋茨與他老爸及另一位律師的共同籌劃,給羅伯茨寫了封信,宣布單方面終止合同,并搜羅了一堆MITS違反合同的事例。羅伯茨大為惱火,向法庭提出申訴。宣判結果,微軟僥幸獲勝,奪回了Basic軟件的所有權。若干年后,羅伯茨一說起這事他還滿臉光火,覺得就象“農夫與蛇”的故事。蓋茨也承認裁決對羅伯茨是不公平的。“我與羅伯茨的關系真的完了,這樣做的確傷害了埃德的感情。” 1978年,米茲公司賣給了佩特克公司,羅伯茨帶著他的幾百萬家產回到佐治亞州,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為兒童治病。他為自己創造了計算機領域的一個而自豪,但一點也不后悔放棄電腦業,放棄了成為大富翁的機會。他覺得為兒童治病更有意義。正如《計算機世界》所言:“必須肯定,是愛德華羅伯茨創造了這項工業。”有的發燒友稱他為個人電腦中的“羅伯斯庇爾”。所以,大家都感謝愛德華羅伯茨吧,感謝他加速了計算機行業發展的進程,讓電腦進入了千家萬戶,我們才能享受到科技對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