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都需要吃東西、喝水,而這些食物水分進入身體之后,一部分會隨著代謝轉化為身體的營養和能量,還有一部分就會進入腸道形成糞便,需要通過肛門排出。 可是有的人三天才排一次便,也有的人一天排便三次。這兩種習慣到底哪一種對身體的危害更大呢?
一天排便三次對身體的影響:
嚴格的講,一個人每天排便三次都是正常現象,單如果發現自己在短時間內腹瀉三次,就要考慮近期是否吃了過于辛辣刺激、過期變質的食物,導致腸道受到刺激引起急性炎癥。 在炎癥的影響下,腸道蠕動的速度加快就會使人出現腹部脹氣、疼痛、腹瀉等現象。有的人之所以沒有長時間腹瀉,有可能是病情不算嚴重,所以在短時間內通過自身的調養也能夠恢復。 當然,合并有惡心、嘔吐的情況就有可能是食物中毒,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切勿耽擱病情,如果食物中毒非常嚴重,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就會使生命受到威脅。 對于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每天大便三次或者三次以上的患者就要懷疑是患了慢性腸炎,在排便之后最好觀察一下大便的具體情況,發現大便粘液增多或者帶血就要考慮是腸道潰瘍或者腸道腫瘤,最好是到醫院做個腸鏡檢查,明確病情后對癥治療。 三天排便一次對身體的影響:
三天排便一次多半發生在平時不注意飲食結構,經常吃過于辛辣、油膩、干硬、上火的食物,平時也不喜歡運動,長時間坐著不動導致腸道的蠕動功能下降引起反復便秘。 而長時間的便秘會導致痔瘡、肛裂,容易導致大便帶血,還會使身體里面堆積大量的毒素,腸道受到毒素的刺激之后就容易引起腸炎、腸道潰瘍、結腸癌、直腸癌。 腸道里面出現癌細胞之后,這些癌細胞就會迅速的消耗身體的營養,在腸道里面迅速地繁殖,腸道被癌細胞堵塞住之后就會使人長時間無法排便。 綜上所述,無論是一天三次排便還是三天一次的排便,都會對身體的健康造成影響,具體哪一種影響更大應該根據病情來決定。 而一旦發現身體除了大便異常的情況還有腹痛、食欲下降、體重降低等癥狀就要及時就醫,很多腸道癌癥都是因為剛開始最不起眼的炎癥慢慢進化而來,這全是因為不重視病情導致的后果。 因為排便和平時的飲食有極大的關系,想要擁有良好的排便習慣,最好是每天保持2升的飲水量,吃一些少油、少鹽、口味清淡的菜,盡量少吃經過燒烤、煎炸、腌制的食物減少腸道受到的刺激。 要多吃蔬菜以及水果,因為這類食物所含有的膳食纖維、維生素比較多,吃了之后可以加強腸道的蠕動,有利于大便順利排出,促進身體的排毒。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想要擁有正常的排便習慣,平時在排便的時候就要做到定時、專注,比如每天早上或者晚上排便,在排便的時候不要看手機、看書,一心一意地完成排便任務。 另外,在吃了飯之后不要長時間坐著不動,可以慢慢的走動來腸道的蠕動加強,促進消化吸收,養成這些好習慣,排便就會變得有規律、輕松起來,身體自然就會變得更加健康。



報紙版面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