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不可思议的游戏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日本的都市怪談傳說和校園的七大不可思議事件十分有名,也常常有動畫作品以此為創(chuàng)作背景講述故事,不少這類都市傳說都來自人們口口相傳,故事內容常常會因為人們講述的事情而發(fā)生改變,本季播出的動畫《地縛少年花子君》就是以這類“怪異”故事為題材進行展開
引言2020年1月上架新番,堪稱“神仙打架”,各有特色,燒腦原創(chuàng)神作《異度入侵:ID:INVADED》、畫質精良的《索瑪麗與森林之神》、反常推理動畫《虛構推理》,還有萌系怪談傳說《地縛少年花子君》,部部經典,值得玩味。 日本的都市怪談傳說和校園的七大不可思議事件十分有名,也常常有動畫作品以此為創(chuàng)作背景講述故事,不少這類都市傳說都來自人們口口相傳,故事內容常常會因為人們講述的事情而發(fā)生改變,本季播出的動畫《地縛少年花子君》就是以這類“怪異”故事為題材進行展開的作品。 ![]() 花子君人物形象日本怪談其實在很多電影電視動畫中都有體現(xiàn),可見怪談在日本人心中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怪談由來已久,但之所以被多方面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其實與日本人的生活環(huán)境和性格特點息息相關日本怪談文化。 1、日本怪談怪談概述據《古事記》中記載,怪談泛指在日本發(fā)生過的各種超出人類認知范圍的靈異現(xiàn)象以及異常行為,包括各種鬼怪變化之物怪談文化源于人類的想象與傳說,隨著時代的風土人情、社會現(xiàn)象、人性心理不算變化,最終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 怪談從奈良時代開始經歷了平安時代、江戶時代、明治時代、昭和時代,一直到至今,其中昭和時代怪談達到巔峰其中有三大怪談最為出名,分別是:四谷怪談阿巖,皿屋敷阿菊,牡丹燈籠阿露日本怪談發(fā)展奈良時代 ,《古事記》是最早怪談作品,也是日本第一部文學作品,記錄了大量有關皇權天授的政治宣傳事跡,只是包含了神話故事和傳說。 天地形成之初,眾神居住的天上界——高天原上誕生了三尊天神:天之御中主神、高御產巢日神、神產巢日神 天照大神平安時代,百姓開始對佛教經典產生興趣,一些僧人就將佛學的教義融入怪談故事,簡單易懂的靈異怪談故事具有較強的傳播性,如《日本現(xiàn)報善惡靈異記》但普通百姓理解不了佛法的要領,只是記住了故事,從而推動了怪談文化的發(fā)展。 到了江戶時代,怪談文化被搬上舞臺,以舞臺表演、戲劇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三大怪談中的《皿宅邸》就是出自江戶時代,講述女子阿菊被人冤枉致死,后化作鬼魂,這個故事在日本頗為有名此外,比較有名的《四谷怪談》,講述一個被丈夫拋棄并殺害的苦命女子阿巖化作怨靈復仇的故事。 皿宅邸形象圖明治時代,怪談文化發(fā)展更加迅速不僅出現(xiàn)了三大怪談之一的《牡丹燈籠》,還出現(xiàn)了日本怪談文學之父日本籍英國人小泉八云他從日本民間故事中受到啟發(fā),并從有關怪談文學及戲劇作品中得到靈感,結合現(xiàn)代寫作,以英文的形式寫成短篇故事,集結成《怪談》,。 小泉八云是日本怪談文學鼻祖,是他首次將日本文化里種種志怪集合整理,讓民間口口相傳的怪談成為文化。小泉八云也是日本文化走向西方最重要的傳播者之一。 小泉八云大正時代,怪談開始轉型,日本人開始對兒童下手,針對兒童出版的怪談故事也搬上史壇日本童話之父小川未明根據水難事件中的怪談故事,創(chuàng)作了代表作《紅蠟燭與人魚》這個時代的怪談優(yōu)秀作品開始將人類情感融入其中。 ,使怪談文化越來越有現(xiàn)代化風格。 紅蠟燭與人魚昭和時代,日本電影行業(yè)的發(fā)展帶動了怪談文化的傳播,日本怪談小說的巔峰之作《雨月物語》,改編的電影更是將怪談文化呈現(xiàn)給了世界經過多個時代的演變,怪談文化已經成為日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平成時代至令和時代。 ,怪談開始逐漸進入影視行業(yè),電影電視劇、動漫甚至一些綜藝和游戲中,都有關于怪談故事的出現(xiàn)經過了昭和時代的國際化進程,怪談文化開始進軍影視圈、動漫圈甚至綜藝、游戲在現(xiàn)代背景下,怪談文化也開始發(fā)生轉變,《怪談新耳袋》將歷史故事、傳說進行現(xiàn)代化改革,故事內容也逐漸變成了現(xiàn)代化事件。 影視作品海報日本怪談中,例如雪女、裂口女、人偶娃娃、天狗、獨眼怪人等都是很出名的怪談故事日本怪談故事發(fā)展到現(xiàn)在,也有了很多現(xiàn)代化版本,日本校園七大不可思議事件,就是其中一類2、日本校園七大不可思議事件介紹。 階梯怪談:傳說在舊校舍的階梯晚上會出現(xiàn)不存在的第十三階梯,踏入其中就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理科教室:相傳理科教室經常會出現(xiàn)類似吊死的女學生或流血的身體部位等怪談廁所里的花子:被殺害的女生花子,冤魂一直留在廁所里。 只要在空無一人的廁所里敲門三次,呼喚花子,就會見到她會走路的二宮像或物理教室的人體模型:所謂的二宮,就是日本好學兒童二宮因為好學,而且很愛看書,很想去學校圖書館借書來看,但是石像的他怕嚇到學生,所以都等學生放學 后到圖書館借書來看。 人體模型,人體模型有骨頭和人體解瓿圖,他們長期站在同一個地方,所以有時候會在教室走廊上走動或奔跑音樂教室或者保健教室的聲音:據說夜里的校園會回蕩神秘的鋼琴聲,是因為某個學校中才女因為鋼琴比賽失利而留下的怨念,保健教室則是女學生因為未婚先孕留下了嬰兒的怨念; 會笑的畫像:傳說校園中的某副畫會對學生微笑;空無一人的走廊:相傳在晚上,空無一人的走廊會發(fā)出很多人走路的聲音,因為學校之前是建在墓地或者監(jiān)獄周圍所以留下了怨念等等。 廁所的花子影視形象《地縛少年花子君》,校園怪談的別樣演繹1、《地縛少年花子君》《地縛少年花子君》改編自あいだいろ著同名漫畫,動畫由Lerche公司負責制作,Lerche公司之前制作過《彈丸論破》系列以及《暗殺教師》的動畫作品 作品海報作品以海鷗學園為故事環(huán)境,以學校里的七大不可思議時間為故事背景,展開了以廁所里的花子和學生寧寧之間的一些列故事?lián)f舊校舍三層女廁所的第三間里的花子,作為七大不可思議之七,廁所的花子,會實現(xiàn)呼喚之人的愿望。 非常喜歡巫術等超自然現(xiàn)象的少女八尋寧寧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將之托付給了學園怪談…… 廁所的花子本部作品作為漫改作品,上色風格大膽,有種現(xiàn)代和風神秘詭異的感覺,無論是人物配音,還是氛圍烘托方面,還是做得很不錯的2、《地縛少年花子君》,校園七大怪談的新演繹在日本傳統(tǒng)校園七大怪談故事中,大多數人物形象都是比較黑暗負面的,故事也基本是跟仇恨、怨恨相關,而在本部動畫作品中,大多數人物形象卻被顛覆了。 廁所的花子很多怪談中花子都是比較恐怖的女性角色,但在在《地縛少年花子君》里,“花子”的形象則完全顛覆了以往日本影視作品中的形象,不僅性別變成了男性,而且身份也從比較恐怖的怨靈,變成了可以幫人類實現(xiàn)愿望的好妖怪,此外, “花子君”還擔任校園守護者的職責,作為“七大不可思議事件之七”調和人類與怪異之間的關系。 花子君人物形象而在日本的都市傳說中,花子是日本校園傳統(tǒng)惡靈之一相傳她的母親是學校的老師,花子在學校里找媽媽時,被壞人殺死在廁所里,于是冤魂不散,躲在學校女廁所的第三間每一個看到花子的人都會死亡或失蹤人魚 向花子許愿的寧寧為了戀愛,擅自吞下了人魚的魚鱗,被人魚認作是眷屬,要將她帶走。 人魚形象日本關于人魚的傳說,最早可追溯至推古天皇27年(西元619年)那時候的人魚形象就是字面形象,頭部像人類,有著尖銳的牙齒,下半身卻是魚形此外在日本也有一種有著人類樣貌,長著鳥喙的人魚,這種人魚被稱為天日子,其也普遍存在于日本各種民間傳說中。 日本早期人魚圖直到江戶時代末,西方美人魚形象的引入,才令人魚的形象,在人們心目中變得漂亮起來此外,日本人也相信吃了人魚肉能延長壽命甚至長生不老,其中最著名的便是800歲尼姑的故事,“八百比丘尼”相傳古代的若狹國(今日本福井縣),有一位女子吃了人魚肉而長生不老,因為感于世事無常,而出家為尼,周游列國。 晚年回到故鄉(xiāng),在山泉旁邊絕食自盡,含笑而終如今,在日本小濱市青井的神明神社,還有自德川幕府時代就開始供奉的八百比丘尼像 早期人魚形象勿怪“你經歷過珍惜的東西丟失,一直在身邊的東西,需要時偏偏找不到嗎?那一定是妖精小姐搞的鬼”古時起就躲在人類身邊盜取小東西或者惡作劇,是一種弱弱的,膽小的怪異原本不是攻擊型怪異,但如果要進行攻擊的話就會大批聚集在一起,變身為多眼多手的巨大生物。 又被稱為妖精小姐,喜歡糖果 作品中的勿怪形象當妖精小姐受到流言的影響之后,隨著傳聞故事的改變,它們聚集起來,變成了全身是眼睛的可怕怪獸。 聚齊起來的勿怪“勿怪”也寫做“物怪”,指的是不可思議的、無法解釋的東西,而“勿怪”表達的是一種“有怪莫怪”的,人對鬼神等事物的敬畏之心狐妖彌子“黃昏的時候,如果踏上美術教室前樓梯的第四階、就會進入死者的世界,并且身體會撕裂。 ”“空間”的守護者狐妖彌子,在“七大怪異”中排行第二的“岬的階梯”,將包括寧寧的好友赤根葵在內的好幾名同學,此岸與彼岸的空間“境界”之中,因為對老師“岬”的思慕,這份愛隨著時間逐漸扭曲形成了七大怪異之一的“岬的階梯”。 狐妖彌子彌子的形象來自于民間傳說,白色的狐貍,是稻荷神的使者之一伏見稻荷大社還有自己獨特的“白狐繪馬”,足可見狐貍在這里的地位之高位于日本京都的“伏見稻荷大社”,是所有稻荷神社的總本山,門前就有這樣一尊狐貍雕像。 神社前的狐貍雕像木魅“傳說那是戀愛之神種植的樹,在樹下告白的人必定能在一起。”告白之樹木魅在情侶面前才會現(xiàn)身的怪異。 木魅形象因為木魅亂點鴛鴦譜,只要在樹下告白的情侶都能成功,導致海鷗學園里近來多了許多奇怪的情侶。 奇怪情侶在日本,很多學校都有“告白之樹”這一頗具儀式感的地點......京極夏彥在《巷說百物語》中寫道:“在任何時代里,妖魔鬼怪的怪談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我甚至認為,怪談乃書籍故事之尊”日本的怪談故事,其實大多源于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想象,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是和神怪共居的。 日本的怪異文化,大多離不開一個怨字,怪談文化的出現(xiàn),也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借“怪異”之名,談世間之事日本怪談中的鬼怪妖神多源于執(zhí)念,陰暗詭譎更奇思妙想日本人將從佛經故事中的生死輪回、因果報應的神異鬼怪,與本國民間傳說、怪異故事融為一體,經歷了不同時代的發(fā)展,最終形成了現(xiàn)代的怪異文化和相關衍生物。 在故事設定中,大部分的怪異都無法抗拒傳說,人類將傳說添油加醋后,傳說會因謠言而逐漸產生變化,不管變成什么樣,怪異們都只能遵從傳說行動否則,違背傳說行動的怪異,遲早會從此岸消失“行動與傳說不同的怪異終有一天要從此岸消失。 ”為了平衡人類和怪異之間正確的關系,花子君帶著寧寧穿梭在各個故事之間。寧寧為了愛情找到了花子,并選擇吞下了人魚的魚鱗變成了魚,差點就被帶到了異世界。 變成了魚的寧寧原本膽小怯弱的勿怪,因為傳說改變了,就變成了巨大的怪獸,差點傷害人類。 勿怪原形喜歡上“岬”的彌子,原本是供奉在神社階梯上的稻荷像,因為感情的扭曲而變成了怪異,在跨越生死的境界中一直尋找希望。 彌子周作人《鬼念佛》里有一段話:“日本講鬼那是妖怪的故事......因為這種怪物與人鬼不相同,幽靈找人,必定有什么原因,不論冤衍或是系戀,就是所謂業(yè)......但是怪物必定蹲在一個地方,你如若走到那里去,就得遇上他,不管你和它有沒有恩怨......” 作品中的怪異,存在于校園的固定角落,產生于人類的傳說,并且從傳說中獲得力量得以生存,也是受人心的影響才會有善惡之分,“相由心生”,所謂怪異,不過是人心的另一種體現(xiàn)而已終日本怪談文化經歷了不同時代的發(fā)展,也有了現(xiàn)代化的模板,校園七大不可思議事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有故事的地方就會有神鬼妖怪,作為日本動畫中一類頗為獨特的存在,怪談動畫取材自日本民間的怪談故事,可以說是日本風土人情、神道文化、民族性格的最佳體現(xiàn),對于想要了解日本文化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 日本很多影視作品在講述怪談故事時,沒有畫面的直接刺激,也沒有血腥的鏡頭,而是通過未知來表現(xiàn)恐懼,敘事節(jié)奏甚至有些平緩在高壓的日本社會中,怪談故事可以釋放壓力,是大家放松的一種方式此外,它會揭開人心中最“黑”的那一面,用恐怖和靈異來解脫自己。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