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台式电脑主机排行榜(电脑台式机配置推荐)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2021年酷睿12代7000元裝機配置清單CPU-i5 1250012代Alder Lake-S非K臺式機CPU系列,而在線零售商已經列出了零售芯片的陣容。英特爾Non-K系列更多的是用于標準桌面應用更有成
2021年酷睿12代7000元裝機配置清單CPU-i5 1250012代Alder Lake-S非K臺式機CPU系列,而在線零售商已經列出了零售芯片的陣容。英特爾Non-K系列更多的是用于標準桌面應用更有成本效益的游戲機型。它們不一定像解鎖倍頻的SKU那樣提供更高的超頻能力或更高的時鐘(當然還有更高的TDP),而目標是提供更低的TDP,也是OEM廠商最為喜歡的型號。 i5-12500屬于intel第12代酷睿系列,采用全新10納米工藝的Alder Lake架構設計,接口類型也換代到了LGA 1700,不過它和之前上市的6款型號不同,i5-12500閹割掉了小核,只保留了6個大核,與10代、11代一樣都是6核12線程的規格。不過得益于全新工藝、架構設計,i5-12500的性能已經可以和銳龍5600x一較高下,而且目前的價格也要比5600x便宜,也是i5 12代系列里面便宜好用的一款比i5-12500f還便宜,這一次intel算是把牙膏廠的帽子給摘掉了。 主板-微星z690-p pro微星在12代酷睿發布之后推出了不少Z690芯片組主板,微星Z690 EDGE TI WIFI DDR4主板就是其中之一,不同于其他旗艦產品,這款主板主要面對中端市場,主要是為那些不需求極限性能用戶推出的產品。這款主板搭配了DDR4內存,目前DDR5價格居高不下,還需要搶購,而DDR4內存技術已經成熟,價格也十分便宜,因此如果用微星Z690 EDGE TI WIFI DDR4主板組成平臺,會比常規的DDR5實惠很多。下面咱們對這款主板進行評測, 看看它能發揮出12代酷睿幾分實力
微星Z690 EDGE TI WIFI DDR4主板采用標準ATX板型。EDGE是微星針對中端市場推出的主板產品系列,原名中文名稱為刀鋒,不過這次的微星Z690 EDGE TI WIFI DDR4主板與以往刀鋒系列不同,PCB板之外的散熱裝甲全部使用銀白色,而不是傳統的黑色,因此這款主板命名為刀鋒 鈦(EDGE TI),以突出跟前代系列的區別。 微星Z690 EDGE TI WIFI DDR4主板提供4根DDR4內存插槽,頻率最高可達 5200+(OC) MHz,搭配一些高頻DDR4內存會獲得不錯的體驗。注意DDR5和DDR4內存不能混插,選擇這款主板搭配12代就只能使用DDR4內存。 顯卡插槽上, 微星Z690 EDGE TI WIFI DDR4主板準備了3個PCIe x16長插槽,最上面的金屬裝甲插槽最為特殊,支持最新的PCIe 5.0協議。目前PCIe 5.0沒有成品出現,所以這是一項戰未來的協議。這款主板采用16+1+1 相供電,PWM主控為RAA229131,DrMos設計,型號為RAA220075R0,可單相輸出75A電流,因此這款主板CPU核心總供電可達1200A,能滿足旗艦酷睿i9-12900K的默頻使用需求高達16相的核心供電也不虛高端旗艦12代酷睿處理器的苛刻需求,既有體驗,又有穩定性。 RX 6600 8G顯卡顯存頻率方面,RX 6600 XT是2000MHz,換算成數據速率即16Gbps,而RX 6600的顯存頻率降為1750MHz,由于也是GDDR6顯存,換算成數據速率即14Gbps。 由于流處理器、核心頻率、顯存頻率這些相比RX 6600 XT均有降低,而它們每一項的降低都會引起功耗的降低,所以可以預想到RX 6600的功耗相比RX 6600 XT會出現明顯的降低,公版方案的RX 6600僅有132W的功耗,算是非常低了。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價格方面了,此前的RX 6600 XT是瞄準英偉達的RTX 3060 Ti定價的,而這次的RX 6600則是瞄準RTX 3060定價的,與RTX 3060一樣建議零售價為2499元,各自都是目前自家新一代桌面顯卡中售價最低的型號。 16G內存加上三星512G可以完美兼容你的使用,系統裝上三星的硬盤速度是非常不錯的,用過的都了解,這些基本硬件后期有更多需要都是可以升級加裝的。 2021年14000年臺式電腦主機配置清單推薦CPU-酷睿i7 12700K酷睿i7-12700K處理器基于最新7nm工藝,采用12核心20線程設計,具備8個性能核(P-Core)+4個能效核(E-Core),大核的默頻是3.6GHz,最大睿頻5.0GHz,全核最高4.7GHz。而小核在是3.8GHz,全核最高3.6GHz,L3緩存增加到25MB,基礎功耗125W,睿頻功耗228W。根據跑分對比計算,比一代i7-11700K單核性能提升25%、多核單核性能57%,在主頻相同的狀態,新工藝、新架構的加持對單核性能提升非常大。 主板-ROG STRIX Z690-A GAMING WIFI D4吹雪銀白戰甲再升級,主板顏值新高度 ROG吹雪系列主板以高顏值著稱,本次ROG STRIX Z690吹雪主板將顏值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主板擁有了全新的戰甲設計,在之前銀白戰甲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強化,全新設計裝甲紋理和新加入的白色覆蓋件,讓整塊主板的機甲感更強,和雪武戰姬的動力裝甲形成了一致性,信仰感更加十足。 主板散熱裝甲的鰭片造型也進一步和雪武戰姬形態進行了統一,代入感更強。主板芯片組散熱裝甲上融入了一個潮流ROG理線帶的設計,豐富了主板上的設計元素,讓主板看上去不那么冰冷。 RGB元素在本次ROG STRIX Z690吹雪主板上得到了強化,VRM散熱裝甲上方加入了全新的RGB燈光元素,同時該部分也經過精心的設計,燈光透過全新設計的ROG信仰圖騰導光板,打造出更具層次感的立體效果,帶來更加出眾的視覺效果。 16+1強勁供電,存儲規格大幅提升 除了顏值夠看,配置上ROG STRIX Z690吹雪主板也毫不妥協。為了適應第12代酷睿處理器在供電需求上的提升,ROG STRIX Z690吹雪主板采用了16+1供電模組,MOSFET采用了Visha新一代的SIC659,擁有整合上下橋的NexFET一體式設計,單顆可承載80A電流,能夠提供充足的電流供應。 供電接口采用了雙8Pin PROCOOL高強度供電接口,特制實心接針設計,降低阻抗堅固耐用,充分滿足處理器的供電需求。主板配備了超大的VRM散熱鰭片、特質電感導熱貼與芯片組散熱片,實現高效散熱,可以很好的滿足玩家超頻時供電部分的散熱需求。 內存方面,ROG STRIX Z690吹雪主板依舊搭載的是4條DDR4 DIMM內存插槽,支持雙通道DDR4 5333+(OC)的高頻DDR4內存。雖然沒有支持DDR5讓部分發燒玩家覺得有些遺憾,但該主板的定位其實是主流爆款Z690主板,DDR5在上市初期產品價格高昂,性能提升有限。對于主流玩家來說,DDR4依舊是當下換代初期的高性價比選擇,可以幫助玩家以更小的成本快速切換到新平臺。主板還搭載了華碩OptiMem III內存優化技術,可顯著提升內存超頻空間和穩定性。 Intel第12代酷睿支持面向未來的PCIe5.0規范,帶來了大幅的帶寬提升。ROG STRIX Z690吹雪主板擁有2條PCIe×16插槽和1條PCIe×1插槽,主插槽支持PCIe5.0×16模式,第2條則為PCIe3.0×4或PCIe3.0×4/×4模式。 喝茶以后,杯子里面留下難看的茶漬,用牙膏洗茶漬,非常干凈 主插槽采用了高強度安全插槽技術,擁有更高強度以應對旗艦顯卡。同時,該插槽旁還設計有一個ROG顯卡易拆鍵,玩家只需要按下按鈕,就可以輕松解鎖顯卡的PCIe插槽,讓用戶不在因為顯卡拆卸麻煩而苦惱,可以說是從玩家的實際使用場景做了充分的考慮,非常人性化。 存儲部分,借助第12代酷睿帶來的大幅帶寬提升,ROG STRIX Z690吹雪主板也為玩家提供多達4個M.2 SSD插槽,其中主M.2 SSD插槽來自主板直出的PCIe通道,支持PCIe4.0×4。其余三個M.2 SSD插槽則來自Z690芯片組,同樣也支持PCIe4.0×4。散熱部分,所有的M.2插槽都配備了厚重的鋁制散熱片和高導熱系數硅脂墊,主M.2 SSD插槽還額外提供了M.2散熱背板,有助于確保高性能SSD即使在氣流受限的情況下也能提供最佳性能。此外,該主板也搭載了之前就廣受玩家好評的M.2 Q-LATCH便捷卡扣設計,無需工具即可拆卸安裝M.2 SSD。主板還板載雷電4接針,玩家可自行購買搭配相關雷電設備,享受高達40Gb/s的帶寬。 網絡方面,ROG STRIX Z690吹雪主板配備了Intel I225-V 2.5Gb有線網卡,還板載2×2 WiFi 6無線網卡,能夠為玩家提供更高的網絡傳輸速度和更低的網絡延遲,即便處于復雜的網絡環境中亦能體驗高質量網絡環境。同時主板還搭載了AI智能網絡技術,專為初學者、資深玩家等用戶而設計,旨在協助玩家更好的優化網絡設置,進而帶來流暢、不卡頓的游戲體驗。 顯卡-七彩虹rtx3070 ultra w oc七彩虹RTX3070 Ultra OC顯卡的設計風格與細節做工。在外觀方面,這塊顯卡采用了蒸汽波元素風格,顯卡表面由漸變色亮片拼接,粉色與藍色的過渡柔和自然,兼具了時尚和美感,而且很有辨識度。 在散熱組件方面,這塊顯卡采用了6根6mm散熱管,回流焊工藝讓熱管和散熱鰭片結合成一體,讓其擁有更好的散熱效率。另外其背板也加入了不少時尚潮流元素,不但能增加顏值,而且可以進一步固定PCB板,并幫助整體的散熱。七彩虹RTX3070 Ultra OC顯卡的默頻功耗為220W,比上一代RTX 2080 SUPER還要低,因此650W電源就足夠了,這意味著大家可以搭配現役電源繼續使用。這對于想用新顯卡又不想整套換配件的玩家而言可以節省不少成本。 這樣的配置硬盤可以來個1T了,滿足后期所有需求,也不怎么需要后期的升級了。 2021年18000臺式主機配置清單推薦CPU-酷睿i9 12900KF英特爾i9-12900KF就是i9-12900K不帶核顯的版本了,同樣采用了16核設計(8大核+8小核),24線程,大核支持超線程,小核不支持!大核睿頻可達5.2Ghz,小核睿頻可達3.9Ghz,支持超頻。從下圖的跑分榜單中可以看出,不帶核顯的i9-12900KF在純性能方面要提升不少,在PassMark單線程性能跑分為4207,而蘋果最新發布的M1系列,M1Pro,M1 Max在單線程性能中全面落后英特爾12代處理器。 如何使用砂鍋1:新買來的砂鍋第一次使用時,最好用來熬粥,或者用它煮一煮濃淘米水,以堵塞砂鍋的微細孔隙,防止滲水。 十二代酷睿i9采用的是8大核+8小核,也就是ARM架構CPU常見的大小核架構。本質而言,十二代酷睿的大小核結構也是和ARM的一樣,同樣也是為了讓性能、功耗、發熱實現一個更理想的平衡狀態。 主板-ROG STRIX Z690-A GAMING WIFI D4吹雪上面已經有詳細的介紹這里就不多廢話了,打破次元壁,顏值控玩家好選擇。綜合來看,ROG STRIX Z690-A GAMING WIFI D4吹雪主板可以說再次豐富了ROG Sen7en雪舞戰姬形態的元宇宙。全新設計銀白裝甲無論是在層次感還是沉浸感上都有出色的表現,可以說是當下潮品主板的典范之作。在顏值出眾的同時,它也具備了強悍的硬件配備和諸多人性化設計。性能方面的表現同樣很優秀,即使是搭載酷睿i9 12900K這樣的旗艦處理器依舊有著非常充分的性能釋放。玩家關心的內存方面,也無需擔心DDR4在當下是落伍的配置,無論是日常應用還是游戲表現,都不會對玩家在使用上有太大的實際影響,反而是玩家在換代期的高性價比選擇。同時兼顧了顏值、性能與性價比,該主板可以說是當下主流玩家升級第12代酷睿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華碩TUF-RTX3070-8G-GAMINGTUF RTX 3070 外觀與此前推出的 TUF RTX 3080 和 TUF 3090 基本一致,在散熱和供電上都是選擇三風扇和雙 8 Pin 的設計,黑色外觀相比于其他顯卡顯得更為硬朗。散熱上,TUF RTX 3070 采用了 全超冷散熱技術,通過這一技術可以充分發揮顯卡散熱效果,讓顯卡始終保持清涼狀態。 RTX30 系列采用了 GA102 核心,從官方核心示意圖上看,GA102 核心包含 7 組 GPC 單元,每組 GPC 單元包含 12 組 SM 單元。而根據不同型號的劃分,啟用的 SM 單元數量也有所不同,其中 RTX 3090 啟用 82 組,3080 啟用 68 組,3070 啟用 46 組。 由于采用了三星 8N 制程工藝,因此顯卡核心面積更小,單位面積內晶體管密度也更大,其中 RTX 3070 核心面積為 392 平方毫米,包含 174 億晶體管。 英偉達 RTX 3070 包含了 5888 個流處理器、184 個紋理單元、184 個第三代張量核心、46 個第二代光追核心、96 個光柵單元,核心頻率在 1500Mhz-1750MHz 之間。 在計算能力上,RTX 3070 單精度運算速度可以達到 20.4 TFLOPS,而上一代旗艦產品 RTX 2080 Ti 單精度運算速度為 13.4 TFLOPS。這次 RTX 3070 在顯存上采用的是魚上一代 RTX 2070、RTX 2080 相同的 GDDR6 顯存,顯存容量為 8GB,顯存位寬 256 bit,顯存帶寬 448GB/s,顯存頻率為 14GHz。 華碩在 RTX30 顯卡推出后全面豐富了自己的產品,TUF 系列已經陸續推出的 RTX 3080、RTX 3090 和 RTX 3070 三款產品。對于專注 3D 渲染能力的用戶來講,RTX 3090 更適合他們的口味,而 RTX 3080 對于預算充足的游戲發燒友來講更加合適,不過想要充分釋放 RTX 3080 顯卡的性能還需要更強的處理器,否則會對顯卡性能造成明顯的限制,在價格上比3070貴一千多看自己選擇。 這套配置算天花板級別了,內存容量根本用不完,游戲多開,設計多開都可以勝任。 大家一定會問我會推薦什么臺式電腦配置或者筆記本 大家把你們設計用到的軟件和設計強度都告訴我 我會根據大家的需求推薦給你們 如果這個文章對你們有幫助 麻煩點個贊、轉發、收藏起來吧 巧去蒜味:喝杯牛奶,可消除留在口中的大蒜味。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