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华为云电脑pc版官网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這組由企查查發布的數據一經發布,便聚攏了行業內外對于芯片賽道的關注 這組由企查查發布的數據一經發布,便聚攏了行業內外對于芯片賽道的關注。“芯片市場泡沫期已過”、“芯片行業集體過冬”、“芯片免不了周期劫難”、“芯片項目再難出手”等討論不絕于耳。然而助聽器芯片領域,卻是個例外。 近年來,不僅南京天悅、海卡締、愛可聲、芯海聆等大部分國內廠商爭先恐后突破助聽器芯片技術,并實現產品落地。而且騰訊、小米、科大訊飛等新興科技企業也持續在助聽器領域發力。 僅2022年,天悅HA631SC、海卡締Lark L158x、愛可聲ACOD3100、木芯MA1180及MT2110等數字助聽器智能芯片便相繼問世,騰訊天籟實驗室、科大訊飛更是接連推出相關解決方案,平安系高管、小米也通過投資對助聽器進行了布局。 隨著助聽器需求進一步釋放,產業走到了上升轉折關鍵路口。芯片,顯然是當下大部分助聽器國產廠商搶先占領的一大高地。但問題在于,為何大部分助聽器國產廠商均選擇突破芯片技術難點?當機遇初現,企業如何轉向? 從市場角度來看,助聽器是一個長期被進口所壟斷的市場。全球五大聽力集團(WS Audiology聽力集團、索諾瓦聽力集團、W.D.H聽力集團、瑞聲達聽力集團、斯達克聽力集團)占據全球助聽器市場90%以上的份額。 同時,全球五大聽力集團在高端助聽器市場中的線下驗配渠道、高端產品供應鏈和自有研發體系構筑了極高準入壁壘。過去,不管是相關芯片技術、驗配軟件還是市場布局,掌控權均屬于國外。而國內存在相關芯片研發人員技術儲備不足,以及助聽器關鍵產業鏈發展較為落后,多為組裝代工,沒有核心競爭力的狀態。 聆通科技創始人陳赤榕告訴動脈網:“助聽器行業是一個技術驅動型行業,必須依靠核心技術和功能來獲得用戶。算法和芯片是關鍵鑰匙。國外五大助聽廠家都是自研算法和芯片,這是他們的核心壁壘,也是國內應選擇的技術研發切入點。” 事實上,要解決行業痛點的關鍵之一就在于芯片技術的突破。它是助聽器的底層技術,可為企業提供更強的抗風險能力,也是打破壟斷現狀、為企業后續進行助聽器打造提供支撐,以及降低助聽器成本的關鍵。 “一副助聽器能賣1000塊、2萬塊,還是5萬塊,最核心的差別就在芯片。未來隨著競爭激化華為云電腦pc版官網,或是五大平臺去打價格戰的時候,如果你的成本更高,性能和它差不多,也是非常被動的。所以說,從成本角度來講核心技術突破非常重要。國產廠商必須手握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后續發展搭建起護城河。”一位助聽器產業從業者講述。 當下采取以高價購買應用級芯片等核心部件,再重金投放市場銷售以快速進入市場的策略已很難走通。唯有控制數字助聽器價格,才能對海外高價壟斷產品形成沖擊,同時為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留下足夠利潤空間。 據錦好醫療招股書顯示,盡管不同數字助聽器產品因功能、參數差異,其中的數字芯片和喇叭成本構成比例存在差異,但整體數字機中數字芯片和喇叭的成本占比處于50%-80%區間,且數字處理芯片的平均單價在60元以上。 公司自研數字芯片,不僅能夠為公司構筑核心競爭力,且數字處理芯片的成本也將大幅降低。而當公司核心原材料的成本降低后,自研芯片的數字機產品將具備更為可觀的性價比優勢,可與同市場同價位產品競爭。只有突破助聽器核心技術,實現從芯片、受話器、麥克風、面板,甚至外殼材料的國產化,才可以降低產品成本,讓助聽器走出過去的天價圍城。同時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使產品得以更好地適配中國市場需求,真正拿下助聽器市場。 通常情況下,用戶需求意識、支付能力,以及產品渠道和服務通常是決定聽損者是否主動選擇佩戴助聽器的重要因素。但過去助聽器產品高昂的價格,以及復雜的聽力服務流程,幾乎將大部分聽損者擋在了門外。 聽障者在購買助聽器后不僅需多次往返驗配機構與家中進行驗配,還需根據需求在線下專賣店進行助聽器的維修和日常保養,過程較為繁瑣。而這也是導致輕度聽力損失人群助聽器佩戴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未來,隨著聽力障礙人士自主購買意識的增強及非傳統渠道銷售助聽器模式的深化,原有的線下驗配助聽器商業模式將被打破,新的線上銷售渠道或線下直銷渠道成為趨勢。有效解決聽損患者因助聽器單價較高、購買服務流程復雜等而無法使用助聽器的問題。 數據也進一步證明了這一發展趨勢。從中國助聽器線年至今,助聽器線年度,中國助聽器線-2020 年中國助聽器行業線上銷售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2021-2027 年中國助聽器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從市場策略角度來看,國產廠商唯有第一時間擁抱創新技術,才能在新風口出現時迅速把握時機與產業巨頭競爭, 其次,五大聽力集團在高端助聽器市場具有較大優勢,下沉中、低端市場的路徑反而可能損害自身高端品牌的市場定位和品牌溢價,對原有高端產品的高價格造成打擊。中、小企業及新進入市場企業可專注中端、低端市場,并通過攻克芯片等核心技術實現降價,在突破核心技術的同時打通供應鏈,專注線上電商和線下非驗配零售渠道,打造更具創新性且產品性價比更優的助聽器設備,進一步提升產品滲透率。 降噪、壓縮、開放耳驗配、無線技術、頻譜重組、方向性技術、反饋抑制技術等都承載在這塊小小的芯片上。 結合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助聽器技術水平的迭代情況,未來助聽器產品信號處理的精度將越來越高,使用功能強大的軟件進行助聽器選配和調節的技術將普遍采用,對于反饋的消除也將越來越傾向于消除反饋同時不降低對聲音的放大量,降噪音功能亦越來越強大。同時,助聽器的外型設計更加小型化、定制式助聽器成為人們首選,而 博音聽力董事長總經理江顯全認為,近兩年行業聚焦于低功耗藍牙功能和專業助聽器芯片功能的融合,但功耗和性能僅代表了芯片的基礎功能,芯片生產商不能僅解決“毛坯房”問題,還需要具備對芯片二次開發的能力,以實現助聽器性能更大程度的提升。研發方向需圍繞中國市場新消費者如藍牙、體征監控等需求,進行性能提升,以最終實現中國市場更智能、更個性化的助聽器設備落地。 找到計算能力和低功耗之間的平衡,二是算法先行,即芯片算法在先,芯片結構在后。根據助聽器算法需求不斷拆解,調過頭來再設計芯片的架構和芯片本身。 從全球五大聽力集團發展路徑來看,目前Starkey已推出多款AI系列產品,并在芯片上搭載人工智能技術,在聽力設備中置入身體指數跟蹤、大腦指數跟蹤、音頻傳輸觸控、任務提醒,以及用戶自主分析和查看助聽器系統性能等功能。甚至推出口罩模式自定義記憶程序,幫助用戶更好地聽清戴口罩者的聲音。 應用Starkey Thrive樂活App用戶可通過助聽器監控身體和大腦健康、進行個性化設置、調節助聽器等。應用SoundCheck App,用戶在手機上即可做聽力評估、隨時檢查所處環境的分貝水平、保存聽力評估結果及數據,而相關數據的收集則將進一步使患者日后進行聽力情況跟蹤或與聽力專業人士溝通使用。 Starkey Thrive樂活App 可通過助聽器監控身體和大腦健康、進行個性化設置、調節助聽器等 圖片來源:Starkey官網 Starkey SoundCheck App 可做聽力評估;檢查所處環境的分貝水平;保存聽力評估結果等 圖片來源:Starkey官網 但仰望“星空”的同時,國內助聽器廠商亦在逐漸邁開步子,快速突破助聽器芯片技術,實現產品及核心技術自研。 例如,海卡締Lark L158x已實現助聽專用、全集成、單芯片、超低功耗;博音聽力完成多想助聽器算法研發,同時打造“云聽”平臺可將眾多廠家平臺的內核與藍牙芯片封裝為HYBRID;聆通科技完成助聽器核心算法研發,并在數字信號處理(DSP)芯片上進行算法集成與優化;南京天悅HA601SC采用低功耗設計技術、MCU+DSP多處理器核架構、內置多通道數字助聽器音頻處理算法等,以采用軟硬件協同工作方式,保證音頻處理算法可以低功耗、高效率的工作;愛可聲ACOD3100擁有EDNR環境偵測降噪技術,支持遠程驗配、無線可以直接在鋅空電池或鋰電池應用場景工作,無須外置 DCDC或LDO,且具有低功耗設計、內置音效模式調節和音量動態壓縮功能;芯海聆32通道雙麥克風數字助聽器芯片落地…… 騰訊天籟實驗室、科大訊飛、小米、創維等國內創新企業亦陸續投入助聽設備研發。當下助聽器市場可謂熱度漸漲。在此過程中,除芯片、算法技術研發投入外,路徑的選擇最為關鍵。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