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顧名思義就是指尿液里面的蛋白含量超過正常值,正常人的尿液里面含有少量的蛋白質,在進行尿常規的時候,檢查結果為陰性就是正常現象。 而如果尿液里面的蛋白質含量超過0.15g/24h就要引起重視。那蛋白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體位性蛋白尿
體位性蛋白尿的情況多半是人們在站立著排尿的時候,由于左邊的腸系膜上動脈以及腹部的主動脈夾角對左側的腎臟靜脈造成壓迫,導致左側腎臟靜脈壓力變高之后引起尿液里面出現大量的蛋白,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身體高高瘦瘦的青少年和兒童身上。 不過,并不是監測一天或者一次尿液里面的蛋白含量增多就是蛋白尿,需要連續監測三天在早上起床之后的尿液以及站立、活動4-6個小時之后的尿液。如果發現在活動之后的尿蛋白呈陽性,早上起床后的尿蛋白為陰性,就代表是體位性蛋白尿。 二、功能性蛋白尿
一個人如果長時間的進行體育鍛煉、待在溫度比較高的環境或者情緒一直保持在過度緊張和焦慮的狀態就有可能導致功能性蛋白尿的情況發生。 不過這種現象只是暫時性的,只要患者適當的休息、放松情緒、在溫度適宜的環境之下,使交感神經保持平穩狀態就可以改善蛋白尿的現象。 三、假性蛋白尿
假性蛋白尿并不是真正的蛋白尿,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尿路里面混入了血液、膿液或者精液、前列腺液,隨著尿液一起排出,在進行檢查的時候就會被測定為蛋白尿。 四、尿道感染
平時沒有注意護理好私處,導致私處受到了細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就會使尿道受到牽連,如果尿道受到感染之后,尿路上皮粘膜也會受到破壞,導致尿液里面出現蛋白。除此之外,患者還會出現紅細胞以及白細胞升高、潛血陽性以及膿細胞的情況。 五、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平時沒有注意通過飲食以及藥物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長時間下來就會導致腎功能受到損害引起腎臟并發癥。 其主要的癥狀就是出現蛋白尿以及尿潛血現象,這也是所謂的糖尿病腎病,需要及時結合具體的情況來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六、腎臟疾病
腎臟疾病包括很多種,比如原發性或者繼發性腎小球腎炎、先天性腎小管和腎盂腎炎、慢性腎炎等。 這些情況都會導致腎臟的毛細血管壁被破壞,其通透性增加之后使血漿蛋白漏入尿液之中引起尿蛋白,腎小管疾病也會導致腎臟的濾過功能下降,腎小管間質出現病變的情況之后,導致尿液里面出現大量的蛋白質。 七、多發性骨髓瘤
患了多發性骨髓瘤之后,患者血液循環之中的低分子量里面的蛋白質成分會增多,在經過腎小球進行過濾的時候,由于蛋白質的含量遠遠的超出了腎小管的再吸收能力范圍,就會引起溢出性蛋白尿的情況發生。 引起蛋白尿的情況如此之多,大家最好是辨證論治,在檢查的時候,如果發現24個小時之內尿蛋白的定量在3.5克以上就是重度蛋白尿,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也要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平時注意休息才能使病情盡快恢復。



報紙版面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