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黄金管家再推“存金通”发力黄金回收 |
2025-10-04 16:5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羅莎 楊思悅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馮芯然 |
2018年6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下發了《關于黃金 資產管理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銀市場[2018]131號)和《黃金積存業務暫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銀市場[2018]132號)。 新規的下發對整個黃金行業是重大利好,因為這無疑有利于黃金行業的創新業務更加健康和有序發展,改變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真正服務于實體經濟,踐行國家“藏金于民”的政策。 黃金管家研究院對這兩份新發布的征求意見稿的相關重點解讀如下: 1、明確持牌金融機構可以接受投資者的委托,將受托財產投資于實物黃金,同時還可以以黃金賬戶記錄黃金持有人持有的黃金重量、價值和權益變化,即銀行、證券、信托、基金等公司均可以提供基于黃金實物和黃金賬戶的服務。 2、新增備案要求:金融機構發起設立黃金產品,除了符合原有的監管規定之外,均須向中國人民銀行備案,非銀行類金融機構須向注冊地所在的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備案,備案流程均參考銀辦發[2012]238號文。不過備案程序可能要等到正式的監管文件下發之后方可正式啟動。 3、新增集中托管和信息披露要求:黃金產品涉及的實物黃金,須在上海黃金交易所集中登記托管,并于每月10日前向中國人民銀行報送持有實物黃金的情況,定期在官網上披露相關信息。但與前述第2條一樣,托管、報送和信息披露的正式程序同樣可能需要等到正式的監管文件下發后方可正式啟動。 黃金管家自成立之初,就一直視“安全、合規”為經營和發展的生命線,因此在客戶的賬戶結構層面率先采用了個人事務管理信托(黃金消費信托)的結構,主動接受監管,黃金管家的信托模式并未有違于現有的監管政策或相關的征求意見稿。 央行近期連續發布監管文件,一方面凸顯出近年來黃金行業確實在快速變化,監管層也正在緊密高效地應對這些新出現的變化;另一方面體現出,黃金作為重要的戰略儲備資源,始終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期待黃金行業和黃金市場能夠健康有序發展,這是廣大黃金投資者、消費者和從業者的福音。 報紙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