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自相矛盾是一個成語,比喻一個人說話、行動前后抵觸,不一致;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韓非子》一書中。 電子教材 知識點教材分析:自相矛盾是一個成語,比喻一個人說話、行動前后抵觸,不一致;也指同伙間的相互爭吵或沖突這個成語出自于《韓非子》,講的是有一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說他的盾堅固得很,隨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說他的矛銳利得很,隨便什么盾都戳的穿。 有個圍觀的人問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會怎么樣”時,此人無以對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語前后不統一也指不連貫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語言行動前后抵觸、不相應合作者介紹:韓非(約前280-前233) 新鄭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韓非子》一書中我會寫:矛:長矛 矛盾 矛頭盾:矛盾 盾牌 后盾 自相矛盾譽:稱譽 贊譽 榮譽 美譽 譽不絕口吾:吾輩 吾國 吾身 形近字:盾(矛盾)質(質量) 譽(信譽)舉(舉重) 吾(吾輩)告(告訴) 矛(矛盾)茅(茅草)多音字:相:xiāng 相互 xiàng長相夫:fú逝者如斯夫 fū夫子應:yīng應該 yìng答應譯文: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楚國有個賣盾又賣矛的人,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任何武器都無法穿透它。 ”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沒有什么東西是穿不透的”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有人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么樣?”那個人便無法回答了。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無法被穿透的盾和什么都能穿透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注解:矛: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長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狹葉、闊葉、長葉、葉刃帶系和凹口骹式等盾:盾牌,古代作戰時遮擋刀劍用。 鬻:賣譽:贊譽,夸耀這里有夸耀、吹噓的意思曰:說,講吾:我陷:穿透或:有人以:使用;用子:您,對人的尊稱何如:怎么樣應:回答利:鋒利,銳利其:助詞這里指那個賣矛和盾的人弗:不之:的鬻(yù):賣者:...的人。 莫:沒有什么夫:放在首句,表示將發議論立:存在課文主題:本文寫了一個賣盾和矛的人自夸他的盾任何武器都穿不透,又自奪他的矛什么東西都能穿透當別人問用他的矛刺他的盾結果會如何時他便無法回答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過分夸大其詞,更不能自相矛盾。 課后習題答案:二、聯系上下文,猜測加點字的意思譽:稱贊弗:不能立:存在三、想一想,“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那人賣矛和盾的時候,夸大其詞,只顧吹噓,沒有考慮盾和矛在作戰時是相互對抗的武器,不可能同時存在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以至于前后抵觸,不能自圓其說。 四、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耀他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沒有什么東西穿不透的”有人質問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樣?”那人便答不上話來了。 課外拓展:韓非子語錄:1.勝而不驕,敗而不怨——《商君書·戰法》2.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韓非子·喻老》3.欲速則不達《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4.華而不實,虛而無用《韓非子·難言》 5.欲成其事,先敗其事。 (想要做成這件事,可能首先遇到的是失敗于這件事)圖文解讀 同步練習1 參考答案:一、讀拼音,寫詞語矛盾 名譽 吾輩 功夫獨立 陷入 兵器 夸贊二、比一比,再組詞譽(名譽)循(遵循)吾(吾輩)夸(夸贊)稱(稱贊)謄(謄寫)盾(矛盾)捂(捂臉)胯(胯下)桿(桿子)三、多音字組詞。 fú 逝者如斯夫 yìnɡ 答應fū 夫人 yīnɡ 應該四、近義詞交叉—(交錯) 突然—(忽然) 飄動—(飄蕩)五、反義詞集中—(疏散) 重疊—(分散) 整齊—(凌亂)六、用合適的詞語填空(黑色)的墨水瓶 (靜靜)地交叉 (燦爛)的陽光。 七、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到句中的括號里消失 漫滅1、這封家書年代久遠,字跡已經(漫滅)了2、湛藍的天空,懸著火球似的太陽,云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消失)得無影無蹤清響 音響3、海風(清響)地吹,澎湃的波濤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邊。 4、沒有電子樂器的伴奏,沒有龐大(音響)的烘托,只一架揚琴,外加古韻的修飾,及單純的表達,便可以演繹出最動聽的旋律,展現唯美的風韻八、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1.解釋下列的詞語譽:稱贊;夸耀 陷:刺破或:有的人 以:用 2.解釋下列句子(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結果會怎么樣呢?(2)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不能被刺穿的盾與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上3.簡要概況這則寓言故事。 講一個既賣矛又賣盾的人說話前后抵觸而被人問住無法自圓其說的事4.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告訴我們說話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同步練習2一、說說下列“之”“其”是什么意思 (1)譽之曰 之:(2)又譽其矛曰 其:。 (3)吾盾之堅 之:(4)其人弗能應也 其:(5)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之:二、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1.這則寓言名叫《 》,選自《》作者是時期家2.解釋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與矛者(2)物莫能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4)其人弗能應也 3.假如你是楚國商人,你該怎樣來推銷你的“矛”和“盾”? 4.學習這則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啟示?三、在生活中你遇到過像楚國人那樣的人或事嗎?請舉例說說(不超過200字)【答案】一、(1)代指他的盾(2)代指他(賣盾又賣矛的人)(3)的(4)賣盾又賣矛的人 (5)的。 二、1.自相矛盾 韓非子?難一 戰國 思想 韓非子2.(1)……的人(2)穿透(3)用(4)不3.示例:賣矛的時候,可用一個質量不如自己的矛的產品加以比較,賣盾的時候用同樣的方法加以比較,這樣既可以試出自己矛的好處,也能比較出自己盾的質量。 4.說話、做事都要認真考慮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觸,產生矛盾三、示例:我的同學看到別人帶了個足球踢,嫉妒了,因此,說:“我最討厭踢足球了” 第二天,我帶了個足球,我們玩的時候,他說:“帶我一個,我最喜歡踢足球了。 ”同學都說:“你不是討厭踢足球嗎?”他張口結舌,什么也說不出來了同步練習3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來源|潮州日報、潮湃新聞客戶端、潮州新聞網
編輯|朱亦白
審核|秦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