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提振高质量就业
溫州網訊 数字经济提振高质量就业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一段時間以來,數字經濟在拓寬就業渠道、優化就業結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解決就業難問題提供了新機遇和新思路。日前發布的《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23)》提出,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殘疾人就業形式重塑的可能性。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數字經濟催生出大批新型工作崗位,相關行業吸納就業能力快速提升,還增加了殘疾大學生就業的機會。從一個側面說明數字經濟對于高質量就業的重要意義。 當前,數字經濟催生出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創造了大量新就業形態。今年2月份發布的《2023中國數字經濟前沿:平臺與高質量充分就業》報告顯示,2030年數字經濟帶動就業人數將達到4.49億。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數字產業協同發展提升生產效率、促進規模擴張,賦予傳統職業和崗位新內涵,如網絡醫生、網約車司機等,不僅增加了就業崗位,也最大化提升了勞動者的選擇自由度,為不同群體實現就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時,數字經濟在促進就業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數字人才供給缺口大、新業態就業群體勞動權益保障不足、適應勞動者流動性和就業方式多樣化的就業服務有待完善等。對此,需進一步挖掘數字經濟培育新增就業、升級就業結構的潛力,推進相關人才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一方面,推動數字產業加快發展,加大數字人才培養力度。大力發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平臺企業,不斷催生數字化生產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創造更多新興就業機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帶動更多勞動者轉崗提質就業。加強數字人才師資力量建設,在大中小各學段貫通推進數字知識和技能教育,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數字人才培養體系。 另一方面,健全符合數字經濟規律的就業保障體系,加強數字化就業服務平臺建設。通過立法明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認定機制,完善其勞動權益保障辦法,健全適應數字就業特點的社會保險制度。如對數字化從業人員在標準勞動時間、社會保險繳費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破解靈活就業者面臨的賬戶轉移銜接困難、風險補償困難等問題,強化新就業形態社會保障。實施“互聯網+”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加強全國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強化移動端應用,打造集政策解讀、業務辦理咨詢于一體的智能服務體系,提升數字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能力。

本文轉自:溫州新聞網

相關新聞
為你推薦
-
盧:歐文想像科比那樣證明他無詹也能奪冠 其目標是有自己的球隊
社會2025-10-05 17:40:40
-
又一個內娛抽象之王,出現了
社會2025-10-05 17:40:40
-
受邀觀禮九三閱兵的5位明星,個個口碑好,這才是值得我們追的星
科教文體2025-10-05 17:40:40
-
優酷《她的瞳》官宣殺青 黃曦彥邢菲上演現代奇幻熾愛救贖
社會2025-10-05 17:40:40
-
《九龍城寨》后傳比前傳先開拍,大反派是鄭伊健鄭保瑞親口回應
社會2025-10-05 17:40:40
-
歐錦賽官推曬8強對陣海報:字母哥東契奇申京馬爾卡寧入鏡
社會2025-10-05 17:40:40
-
汪小菲拒絕和S媽見面,黃春梅劍指“監護權”,她的目標不是孩子
社會2025-10-05 17:40:40
-
2025下半年4部重磅大劇來襲,楊紫、楊洋領銜,肖戰新劇最受期待
社會2025-10-05 17:40:40
-
熱刺老板劉易斯家族將和文卡特山姆觀看vs西漢姆,展示權力
社會2025-10-05 17:40:40
-
昔日第三人33歲內馬爾身價降至1100萬歐 梅羅同齡時身價均1億歐
社會2025-10-05 17: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