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張“身份證”
【人臉識別簽到系統】
【北京醫院 人臉識別打擊號販子】
【“貓臉識別” AI智能貓窩】
【人臉識別打擊無駕駛資格人員】
……
隨著技術的不停進步,人臉識別的運用范圍更為廣泛,諸如此類的技術應用創新新聞層出不窮。狄耐克也在人臉識別技術的研發與落地應用中不斷實踐,不斷創新。
人臉識別簽到系統
在狄耐克2019年度全國營銷大會上,參會人員使用公司自主研發的人臉識別通行系統進行簽到。這與很多AI安防應用場景類似,大會現場也屬于公共安全領域。通過下發人臉,登記與會人員,當人員進入特定識別區域時,對準人臉識別設備,人臉對比成功后自動開閘放行。
此次年會采用橋式擺閘與閘機伴侶905K-Y2的搭配,這是公司首次將人臉識別通行系統搬至營銷年會現場。
人臉識別打擊號販子
北京衛健委在最近發布的一則聲明中說道:北京30余家重點醫院將共享 2017 年以來被公安機關處罰的 2100 余名號販子的頭像信息,身份證信息等等。未來這些人一旦進入醫院,系統就能立刻監控到這些號販子。
該聲明一經發布,無不拍手叫好。事實上,對于大部分的安防公司而言,基于靜態和動態圖像識別算法并沒有什么難度,也就是說,相關醫院只要提前錄入號販子的頭像信息,一旦在入口處被拍攝,系統對比識別后,會發出警報通知安保人員。
人不如貓系列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貓臉識別”也進入人們眼簾。據報道,百度大腦的工程師晚兮設計了一款專為流浪貓過冬的智能貓窩,他與一位資深流浪貓救助者,魚皮莎,共同搭建了這款全球首個AI智能貓窩。設計者晚兮在一次開車前接到電話,通話結束后聽到小聲的貓叫,發現一只流浪貓蜷縮在車胎上取暖,因此才有了這款智能貓窩。

智能貓窩何以智能?首先貓窩門口安有“貓臉識別”系統,只有貓才可以進入。 其次入口處的智能攝像頭能夠準確識別174種不同種類的貓咪,不僅如此,它還可以識別包括貓口炎、貓鼻支、貓皮膚病、貓外傷4種常見病貓識。同時通過流浪貓是否打耳標,進而識別貓是否絕育,在第一時間通知志愿者,進行有效救助。
當然啦,“貓臉識別”系統是為貓設計,沒有3D活體識別,所以只要貓的照片就可以開門。而狄耐克的人臉識別系統,采用神經網絡算法,具有深度學習能力,支持3D活體識別,也就是說只有真人才可以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