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來,中國PC市場價格呈現“倒N”型走勢,價格驅動在成本邏輯和供需邏輯之間不斷轉換, “旺季不旺,淡季愈淡”的特點越發明顯
近五年來,中國PC市場價格呈現“倒N”型走勢,價格驅動在成本邏輯和供需邏輯之間不斷轉換, “旺季不旺,淡季愈淡”的特點越發明顯。2018-2022年間,國產PC價格最低點出現在2020年4月上旬,為11000元/噸,價格最高點出現在2018年年初,為29900元/噸。
第一階段:2018年-2021年8月,國內PC市場走勢大致呈現“V型”走勢。其中,2018-2019年,中國PC市場持續高位回落后,低位震蕩徘徊運行為主,該階段內國內PC進入集中擴能期,供應大增導致市場價格持續回落,2020年年初,受到國內外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國產料市場價格一度觸及11000元/噸大關,創歷史最低水平;后伴隨國內需求的逐步修復,以及受到原料雙酚A漲價的帶動,PC市場再度開啟上漲之路,漲勢于2021年8月份達到最高峰,PC國產料市場價格達到28450元/噸,創2018年2月中旬以來最高水平。
第二階段:2021年9月-2022年底,國內PC市場震蕩探底運行。2021年,中國PC產能繼續擴張,供需失衡邏輯下,成本波動成為市場趨勢的主導因素,9月份,原料雙酚A大幅回落背景下,PC價格隨之走低;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持續放緩,通脹壓力加大,終端消費受阻,而國產PC繼續大增,供需矛盾及成本下行共同推動下,國內PC市場價格震蕩下行。該階段內,圍繞成本線上下波動成為PC市場運行的常態。截至2022年年底,華東PC市場注塑級低端料主流商談14750-17550元/噸,中高端商談16900-18650元/噸,較2020-2021年年末價格均大幅下滑。
據隆眾資訊監測統計,2018-2022年電腦臺式主機,中國PC產能年均復合增長率在26.24%,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在22.91%。階段性來看,各年度表現起伏變化較大,但整體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8年,是中國PC行業集中擴能元年,當年國內新增萬華化學、利華益維遠兩套PC裝置,另外魯西化工及科思創分別有13.5萬噸/年、5萬噸/年的擴能,國內新增產能達到38.5萬噸/年,產能同比增幅也達到了44%的最高水平,產量同比增幅則達到16.41%;2019-2020年,伴隨國內PC產能基數的增長,國內產能同比增幅較2018年均明顯下降,但該階段內仍先后有中藍國塑、湖北甘寧、盛通聚源、滄州大化4家生產企業PC裝置投產,另外魯西化工、科思創、萬華化學分別再度擴能10萬噸/年、5萬噸/年、14萬噸/年,因此國內PC產能保持大幅增長態勢,產量同比增幅則分別為34.23%、10%;2021-2022年,中國PC產能增幅再度回升,先后有浙江石化1期26萬噸/年、中沙天津26萬噸/年電腦鍵盤圖片大圖、海南華盛26萬噸/年、平煤神馬10萬噸/年、浙江石化2期26萬噸/年裝置投產,另外萬華化學擴能13萬噸/年及科思創擴能5萬噸/年,產能同比增幅分別為33.51%、29.55%,產量增幅則分別為18.18%、30.77%。
近年來,中國PC表觀消費量大致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21年同比略有下降1.95%,主因國內市場價格持續高位,成本傳導至終端受阻。2018-2022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在10.24%,明顯高于全球水平,其中,2022年國內PC表觀消費量約在281萬噸,主要受到國內產量大增帶動。
中國PC的下游消費集中在改性和板材兩大領域,兩者約占總消費量的80%以上。近年伴隨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的出臺及實施、5G信息產業、新基建等行業的發展,有望成為推動國內PC消費增長的最大動力,中國已成為全球PC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但近兩年來,由于受到全球及國內疫情影響,國內PC消費增速有所下降,加之國內供應過剩的行業現狀,表觀消費量與實際消費的差距較前幾年有所擴大。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