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融”意“合”,品牌創新助推文旅融合發展破局之道
2019-05-06 10:32:21 來源:大眾娛樂網 責任編輯: 蕭鑫去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把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到一起,文化與旅游兩個大板塊從體制層面全面融合,文旅產業發展迎來了風水嶺。整體市場從以標準化、同質化、規模化為特征的賣方市場,走向了以細分化、個性化和專業化為特征的買方市場。
隨著國有景區門票降價,國際品牌在中國落地,全球資源整合加速,以及消費者消費行為跟需求快速變化,用傳統思維來推進文旅產業發展已經日落西山。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需要新型業態注入,來提升發展內核及動力。
行業大洗牌背后,文旅融合在產業形態和內容、理念等核心元素上,呈現出“形”與“意”的全面融合,拼IP、拼內容、拼體驗、拼服務……一場真槍實彈的博弈已然展開。今年4月,第三屆中國文旅產業年會在海南召開。會上,發布了《2018中國文旅產業投融資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中指出,技術應用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產品和服務創新已經成為趨勢。而創新也是任何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那我們思考一下該如何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做好文旅產業創新,改變文旅產業未來。我們拿一個品牌案例做分析。
1.原創爆款IP是受眾買單的關鍵
很多經典品牌IP家喻戶曉。熊本熊激活了熊本縣,故宮IP文創收入已經突破了15億大關,遠遠超出了故宮的門票收入,相當于用文創的方法再造了一個故宮。由此可見原創爆款IP成為受眾買單的關鍵。
2018年,作為主打原創IP的世界級內容制造商——秀秘文娛在北京成立。秀秘文娛創始人李馳深知內容為王的道理,更加注重原創內容和優質IP的開發,依托身后國際頂端的文化娛樂資源以及世界頂級的創意團隊,并且與眾多國際IP資源、行業資源等機構保持戰略合作關系。相信未來,我們會看到更多新的爆款IP引爆文旅市場,為文旅發展注入強心劑。
2.綜合體既要多元,還要具備融合性及創造性
在中國當下的文旅模式中,特色小鎮、景區、主題公園在人口紅利和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已經逐漸讓利于西安、鄭州、深圳等網紅城市。城市所能提供的多元化旅游資源成為吸引流量的新風潮。如何將優質的內容制造商與平臺相結合,使之產生更大的吸引力,是文旅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秀秘文娛作為集空間多維演繹、秀場、文娛旅游、動物演繹、兒童劇、影視劇、動漫于一身的大型文娛產業綜合體,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多元化的產業構成,讓秀秘文娛能夠像其創始人李馳所說,不論是依附商業綜合體還是大型商業景區,秀秘文娛會像菌群一樣,滲透到每個市場,并根據不同主體,產出吸引受眾的優質內容,為文旅產業帶來新流量。
《報告》中指出,從整體市場情況來看,目前我國旅游演藝劇目約有270臺,年演藝場次達到近9萬場,年觀眾量約7000萬人次,旅游演藝票房年收入達到50億元以上。從發展特點看,文學、動漫、影視等跨界融入,演藝活動文化內涵越來越深厚。秀秘文娛在同影視、地產等產業的結合后,也能夠產生更多的文化附加價值和增值能力,讓秀秘文娛成為都市商業流量的超級吸鐵石、提升商圈競爭力的強力催化劑,進而推動中國文旅產業的全面升級。
3.打造極致的沉浸式體驗
當下,越來越多的旅行者更重視個性化、深度化、與眾不同的旅行體驗,越來越多的旅行者會發現,傳統的大賣場式的旅行產品越來越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秀秘文娛作為面向國際舞臺的文旅品牌,以國際演藝為基礎核心,致力于將其締造成國際文娛演藝世界級夢工廠,把更多歡樂帶向不同維度,帶給每一個人。“演藝全維度,歡樂無處不在”是創始人李馳在創立之初就確定的品牌理念。而他為受眾創造全戲劇化場景的演藝藝術,帶來全方位沉浸式體驗的初心一直未曾改變。這也將助推李馳成為中國文旅產業發展又一股新興力量。
未來的文旅市場必定是爭奪流量的紅海。在可預見的將來,文旅產業“形”與“意”的融合發展必將促生更豐富的新型業態,旅游和文化互相推動,不斷創新,促使中國文旅產業更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