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癲癇這種疾病,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但大部分人對它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字體表面。
從醫學的角度分析,癲癇是神經系統的常見疾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發病率比較高,僅次于腦卒中。
兒童是癲癇的高發人群,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也會有所降低,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配合醫生長期治療。
不過為了避免癲癇找上門來,我們還要知道癲癇的發病原因,進而針對性的預防。
醫生表示:癲癇的出現跟以下5個因素息息相關,請注意避開。
1、刺激性食物
臨床調查數據顯示,在患有癲癇的人群中,一部分人往往有抽煙喝酒以及經常攝入辛辣刺激食物的飲食習慣。
尤其是經常吃辣椒,生姜,大蒜等食品,都會不斷的刺激大腦神經,此外,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不斷的導致血管收縮,最終誘發癲癇。
2、藥物影響
藥物雖然能治病,但若是盲目的搭配或者自行調整用藥的劑量,都有可能會刺激神經系統,進而導致癲癇突然發作。
3、突發性的強烈刺激
所謂的突發性強烈刺激,包括突然的強光或者強烈的聲音,都會導致大腦神經功能紊亂,以及出現精神過度緊張,神經興奮等表現,由此癲癇就會突然發作。
4、氣候驟變
天氣的變化也會引起身體的不適感,比如酷暑或者寒冬。溫度過高過低都有可能造成癲癇爆發,因此,為了防患于未然,患者平日里必須要做好防暑和保暖的工作。
5、睡眠紊亂
受到壓力因素的影響,失眠、睡覺困難或者晚上容易醒來等情況,先是引起睡眠時間過短的問題。
而在睡眠時間少于5小時的前提下,一方面會降低癲癇發作的閾值,另外還會使得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最終誘發癲癇。
除了知道癲癇的發作因素之外,還要了解在緊急發作時應該如何急救,例如以下這幾點。
1、正確的評估
當癲癇發作時,首先需要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和意識狀態,同時觀察一下瞳孔大小,記錄發作和持續時間,以及有沒有發病時,這樣才能做出初步的判斷。
2、保證呼吸通暢
為了避免癲癇造成更嚴重的影響,一定要讓病人停躺,同時解開領口褲帶等緊身的地方,頭部偏向一側,這樣才能促進唾液及分泌物流出。另外,第一時間將壓舌板或者其他適合的工具放入病人的上下牙間,避免意外咬傷舌頭。
3、觀察病情
在整個過程中要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特別是觀察呼吸頻率深度。另外,當患者肢體抽搐時,千萬不能強行按壓限制,否則可能發生骨折問題。
總而言之,上文中提到的內容就是關于癲癇發病的一些常見原因,其實就是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比如飲食睡眠氣候變化,藥物等等多個方面,所以為了避免癲癇發作,一定要遠離這些誘因。
此外,要想預防的話,癲癇患者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一些如何的有氧運動,比如散步瑜伽等,能夠減少應激程度,降低疾病發作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