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是指血液流通過程中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值,血壓是否能保持正常,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非常巨大。因而對于高血壓問題,絕大多數人都是非常重視和關注的。那么只要血壓升高就意味著一定患上高血壓嗎?
并非如此。
因為人體的活動狀態以及情緒狀態都是會對血壓造成很大影響的,所以通常情況下,只有當血壓值長時間高于正常值,即收縮壓長時間高于139mmHg和(或)舒張壓長時間高于89mmHg時,才可認為患上高血壓。
那么對于確實已經出現高血壓煩惱的患者而言,應當怎么做才能有效保證身體健康并盡量減少血壓波動呢?
1、積極治療
高血壓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且目前是沒有理想治愈手段的。因此通常情況下,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一般會以長期服用降壓類藥物作為最主要的病情控制手段。
且務必要明確的一點是,無論血壓是否發生較大波動,高血壓患者都是應當按時按量完成降壓藥服用的。
因為降壓藥的服藥目的主要在于提前對血壓狀態進行有效的合理控制。因而如果總是等到血壓已經升高后才開始服藥,是很容易因血壓過度升高而對臟器功能造成嚴重損傷的,這給高血壓患者的身體健康所帶來的危害將會非常大。
2、養成良好的血壓檢測習慣
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除了要遵照醫囑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以外,積極養成良好的血壓監測習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為只有通過及時了解血壓的波動狀況,才能有效獲知病情控制效果是否達到理想目標。因此通常情況下,建議高血壓患者分別在早上睡醒后、下午3點~5點之間以及夜晚臨睡前進行一次血壓測量。
綜合這三次的血壓測量數據是可以較為科學、全面地獲知血壓變動狀況是否符合健康要求的。只不過在進行血壓測量的過程中,患者一定要注意及時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如最好在靜坐15分鐘后再進行血壓測量、測量前不宜飲用刺激性飲品、測量時需保持心情穩定等。
3、遠離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眾所周知,人體的活動狀態以及情緒變化是會對血壓波動造成很大影響的。因此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想要有效維持血壓穩定,積極遠離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經常飲酒、經常抽煙、頻繁熬夜、心情過度激動、飲食過度油膩等,這些不良行為其實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以上是高血壓相關的知識介紹。首先,對于高血壓的定義,大家一定要擁有明晰正確的認知。即只有當舒張壓和(或)收縮壓長期高于正常值時,才可認為已經出現高血壓煩惱。
其次,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想要保證身體健康,一定要注意及時接受規范治療并養成良好的血壓監測習慣。此外,如果存在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一定要注意積極改正。
來源|潮州日報、潮湃新聞客戶端、潮州新聞網
編輯|李硯之
審核|高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