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冬至節(jié),羊肉火鍋、餃子、臘八粥……一溜美食已來襲,刺激的一大波吃貨口水流不停。
冬至,是古代24節(jié)氣倒數(shù)第三個,它標志著從這一天開始,太陽開始向北回歸,天會亮得越來越早。
今天一大早來,微博就被各個品牌借勢冬至的海報刷屏。
【美食篇】
——百度外賣
世界再大 大不過一盤餃子
肚肚溫馨提示 今天要整一點哦
——洽洽
今日冬至,還在糾結(jié)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嗎?
從御寒的角度看,冬至和每日堅果也是一對好cp呢
——衛(wèi)龍
漫畫版衛(wèi)龍
在一波炫彩的海報中
獨樹一幟
——蒙牛
冬至到,吃水餃
【手機篇】
——魅族
#冬至# 冬至如大年,總有人等著你回家
比心~
——vivo智能手機
今天#冬至#,夜最長,早點回家陪家人吃餃子和湯圓哦。#X20全面屏手機星耀紅#
——華為手機
吃貨聚餐拍照
場景植入滿分
【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
——京東
愛大數(shù)據(jù)的京東
冬至給大家來了一波飲食大數(shù)據(jù)
南方北方都有啊
其實,只要是美食
我們都愛
哈哈哈哈~
——唯品會
冬至天寒地凍
上唯品會買買買
溫暖~
——UC
UC溫暖你的冬天↓↓↓
【家電篇】
——華帝
華帝廚房的畫面好暖,想家、想美食,
一頓美味溫馨的團圓飯,便是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盼
——海爾
海爾兄弟可以的,湯圓與餃子齊備,來來來吃起,大家一起長胖
——格力電器
吃著湯圓,吹著空調(diào),格力這波借勢好有暖感
冬至這波借勢,各家品牌已集體出動,海報來一波,已成為品牌方們撩粉的常用手段。
最后是杜蕾斯的壓軸大戲:
借勢最高明的是一切盡在不言中
借勢營銷常見類型?
說到借勢營銷,無非是蹭熱點、捆綁事件、引起共鳴等,而節(jié)日借勢只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通常借勢營銷分為5大類:
各大節(jié)日
各種熱點事件
大型活動賽事
競爭對手
某種情緒的流行
先說節(jié)日營銷,最簡單,而且具有可預見性,容易把控和操作。但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所以借勢的品牌蜂擁而至,要想在其中脫穎而出,需要品牌方根據(jù)自身調(diào)性與節(jié)日結(jié)合,走心、有趣、有創(chuàng)意才能打動消費者。
熱點事件營銷,考驗得是營銷人對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的敏感度,能否在熱點出現(xiàn)的時候,找到一個切入點,順利搭上這波流量便車。借勢熱點事件營銷,容易出現(xiàn)強行蹭熱點的尷尬情況,對熱點不夠了解、把握不夠精準,切入點不準確,都會讓人看了秘制尷尬。此外,熱點事件得變化通常很難預測,如果太早、事件局勢不明朗的時候就進入,可能會遭反轉(zhuǎn)打臉,也可能有傳謠言的風險。
大型活動賽事,如奧利匹克運動會、世界杯等,這類熱點具有持續(xù)時間長,蹭熱點也是要有技巧的,不然只會湮沒在信息洪流中。
競爭對手,這一點可以看杜蕾斯。在感恩節(jié),杜蕾斯借了12家品牌的勢,可以說是非常高明的了。再比如王老吉與加多寶,兩家多年來一直在不停出招,你來我往,話題不斷,雙方都得到極大曝光量。
流行情緒營銷:這類熱點對觀眾的情緒具有極強的沖擊性,所以品牌在借勢時需要把握好度,否則會得不償失。
如何玩轉(zhuǎn)借勢營銷?
借勢營銷不是玩套路:借得好,流量口碑都有;借得不好,砸了招牌都可能。
1、事件特點需與品牌契合
我們現(xiàn)在有的很多時間并不一定是能夠借助其“熱度”造成傳播,因為與品牌不契合,或者換句話說找不到可以契合合作的點,這波熱點就別蹭了,自損品牌和口碑的營銷,不做也罷~
如:前段時間奚夢瑤摔倒,冠珠陶瓷的借勢就遭罵慘了
2、洞察用戶是借勢前提
做好營銷活動沒用,要洞察用戶。沒有洞察用戶和了解需求也不過是品牌方一場花了大價錢的自嗨,并沒有真正走進消費者的內(nèi)心,或者說是引起情感共鳴!洞察用戶,要精準認知,有目標性的借勢!
目標群體的特點?
用戶的痛點?
用戶的需求?
用戶的消費習慣?
用戶的產(chǎn)品認知?
具體案例:感恩節(jié)刷屏的三九感冒靈,就是洞察用戶后成功借勢營銷。
《這個世界,總有人偷偷愛著你》
洞察用戶看似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是卻很難,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觀察到的是消費者的表面,真正的內(nèi)心需要不斷的洞察、再洞察!
3、還需注意時效性
熱點都是有時效性的,過了在借勢,那就是事后諸葛,會讓人覺得這個品牌很low、很落后,印象將大打折扣。而且熱點過了,流量也沒了,這時也借不到什么勢。
怎么判斷一個熱點的熱度:最直觀的方法是進行關(guān)鍵詞搜索,微信、微博、百度都可以看到關(guān)鍵詞流量指數(shù),通過用戶搜索量就可以判斷了。
好的借勢營銷,其實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將品牌優(yōu)勢“疊加”,更加親民化、放大化的走向眾多“吃瓜群眾”,如果恰好戳中用戶的情感點,那么恭喜你,即將要迎來一波用戶自發(fā)傳播的借勢營銷事件。從而達到傳播推廣品牌的目的。